本报讯 “3月14日晚上,我们社区临时接到通知,排查近期返淮人员,小李二话不说,一个人三个小时跑完三栋楼,最后统计了134户,真是帮了大忙。”清江浦区浦楼街道延安路社区党委书记朱敏感慨道。她说的“小李”叫李阳,今年19岁,是一名大一学生,本该去苏州上学的他,因为疫情只能在淮安的家里上网课。但只要到了课余时间,他就会变身成为一名社区抗疫志愿者,在疫情防控一线,展现着新时代大学生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青春风采。
其实,早在今年寒假时,李阳就已经是社区的一名志愿者了,至今已有3个多月。“这个孩子父亲2019年因工伤去世,母亲不久后改嫁去了外地,之后他便一直跟着70多岁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他家里也并不富裕,是我们社区帮扶的对象。”朱敏说,当她看到李阳时,心里还是很高兴的,觉得这个孩子长大了,而且变得更加坚强。
寒假期间,只要社区有需要,一个电话,李阳立马赶到,从不推辞。延安路社区多为老旧小区,居住的老年人比较多,人员排查、入户登记,帮助老年人办理行程码、健康码、防疫宣传等等,成了李阳的主要工作。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每天社区到处都能看到李阳的身影。李阳回忆,最近这段特殊时期,晚上“加班”也是常有的事,14日那天晚上,他其实正在家里做PPT完成当天的作业,8点30分接到通知,他放下作业带上记录本就赶紧出了门,“其实当时心里也紧张,但我知道排查工作不能耽搁,更何况,和社区工作人员比起来,自己做的也不算什么。”李阳说,三栋楼134户,他跑了差不多三个小时,结束时已经是晚上11点多了,还有二三十户家里没人,他是在第二天又补录的,忙完之后回家继续完成作业。他说:“虽然辛苦,但每一天都觉得很充实。”
对于为什么要做志愿者,李阳说,自己也是受爷爷的影响。他的爷爷李宏明今年已经70多岁了,也是一名社区志愿者,而且已经做了近20年。“从小爷爷就教育我,要不求索取,尽力帮助别人,多做好事。社区一楼有间活动室,我就记得,每次爷爷都是最后才走,义务帮大家整理桌椅、打扫卫生,忙完了才会回家。”在爷爷的鼓励下,刚刚步入大一的李阳,走进社区成为一名志愿者。“每年社区都在帮助我,让我感到十分温暖,这份恩情我铭记于心。现在我长大了,我也想为大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把这份温暖传递给更多的人。我相信,只要我们大家团结一心,一定能战胜疫情!”
■融媒体记者 王磊
通讯员 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