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

卢攀峰:乡村振兴未来更可期 2022年10月12日

(上接A1版)如何带领村民刨掉“穷根”、摘掉“穷帽”,这对卢攀峰而言是巨大的考验。

2017年,淮安区计划实行“党建引领、集成振兴”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这是个能让丰年村‘翻身’的机会。”卢攀峰下定决心要抓住这次机遇。要想成为试点需要整合资金成立村集体专业合作社,这对该村来说是个新事物,村民都持保守态度。卢攀峰拿出全部家当25万元,率先入股。在他的带头下,最终筹集到64万元启动资金,带动192户农民携820亩土地入股。同年9月,村民期盼的登丰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成立,丰年村成为淮安区首批6个试点村之一。

2018年底,入股的村民们拿到了保底分红和土地二次分红,这让大家尝到了甜头,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合作社。截至目前,合作社土地面积已扩大到1260亩。

乘上了改革东风,丰年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大步走”:2019年达76.5万元,2020年突破100万元,2021年达125.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6万元。

一张照

看乡村变化

合作社办公室里,卢攀峰向记者展示了手机里一张拍摄于2017年的照片。照片里连片的土地上,枯草丛生、大棚破败。

“这片地早在2009年便承包给外地客商,但没过几年因为经营不善,客商跑路扔下了这200多亩的烂摊子。”卢攀峰向记者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因为合约没到期,地不能动,每年的租金却还要付,卢攀峰只能和几名村干部以个人名义借贷,支付租金。

2019年底合约期满,村里立即拿出近30万元对土地进行复垦,由合作社直接经营。两年下来,不仅填补了之前垫付的租金,还为村集体增收近20万元。

在合作社运行期间,卢攀峰还创新了“村集体+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整合各级扶持资金,有效促进合作社健康发展。引进稻米加工设备,延伸产业链条,注册“苏小农”商标,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以无公害稻虾米产加销为主产业,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康养、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民就业增收空间。

一件事

说富民历程

今年63岁的胡鹤叶退休前是丰年村村干部。2017年,得知卢攀峰正在筹备成立合作社,胡鹤叶第一时间响应,在投入自家3亩地的基础上,还拿出2.5万元存款入股。

“当初的选择没错,合作社在卢书记的带领下越办越红火。”胡鹤叶说,前年退休后,闲不住的他在合作社找了份田间管理员的活。“不仅有事做,还多了份工资,加上土地分红和退休金,一年收入相当不错。”说起现在的生活,胡鹤叶喜笑颜开。收入高了,胡鹤叶和老伴也从瓦房搬进了两层小楼,逢年过节子女从外地回来承欢膝下,日子越过越美。

从乡村振兴中得到实惠的不仅是胡鹤叶,2019年丰年村全村167户低收入户全部脱贫,2021年人均收入达到1.6万元。

摘了“穷帽”,鼓了“口袋”,卢攀峰把目光转向办民生实事。村集体先后投入40余万元用于修路架桥、河道疏浚和村庄环境整治。如今的丰年村,路面硬化、河水净化、路旁绿化、集镇亮化,村民脸上的笑容折射出该村翻天覆地的变化。

党的二十大即将胜利召开,作为一名基层村党总支书记,卢攀峰倍感振奋,“我们丰年村将继续做强产业链条、做优综合服务、做好乡村治理,努力把丰年村建设成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