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

开拓创新勇担当 砥砺前行提质效 ——坚持制度自信的淮阴人大工作实践 2022年02月17日

■通讯员 张春尧

淮阴区十七届人大常委会任期的五年,是淮阴民主法治建设扎实推进的五年,也是全区人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五年。五年来,淮阴区人大常委会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精心指导下,在中共淮阴区委的正确领导下,依法履职行权,积极探索创新,不断丰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淮阴大地的生动实践。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在坚定正确政治方向中体现人大担当

强化理论武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航定向,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教育等重大工作部署,坚决捍卫“两个确立”,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党性教育成果转化为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具体实践。把准前行方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自觉把区委的正确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全过程、落实到依法履职各方面,按照区委《淮阴区区镇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意见》要求,依法选出302名区人大代表,指导9个镇顺利完成换届选举工作。全面融入大局。围绕区委“产业强区”发展战略,每年均对高新区、农科园、商贸中心等全区经济主战场工作成效以及全区当年新竣工、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进行专题视察,全力推动淮阴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在实施精准有效监督中展示人大作为

聚焦乡村振兴,紧扣区委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专题调研全区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以徐溜镇蒋渡村为例,提出集体经济薄弱村的破局模式。聚焦民生福祉,按照区委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夺取“双胜利”工作要求,广泛动员和组织代表扛起非常时期的责任担当,落实防控责任,助力复工复产,推动区政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聚焦生态建设,围绕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多措并举,助力解决“废气肆意跑冒、污水直排河道、土壤被迫‘吃药’”的问题,推动全区区域供水入户通水率达100%,真正让广大农民和城市居民共饮“一泉水”。

始终坚持法治引领,在推动法律贯彻实施中凸显人大力量

强化法律监督,聚焦食品生产企业、饭店食堂、外卖加工点等食品安全监管的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推动区政府对城郊食品小作坊进行专项整治,实施“小餐饮规范提升工程”,有力维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强化司法监督,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目标,五年来先后对审判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扫黑除恶、普法宣传等29项司法条线重点工作开展监督,督促公检法司等单位积极推进司法改革和机制创新。强化财政监督,2018年实现对区级预算执行实时在线动态监管,在全市率先建立区本级预算调整初步审查制度,累计审查预算调整项目345个,总金额达80.48亿元,初审核定金额为58.07亿元,核减率达27.8%。强化备案审查,成立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服务中心,聘请20名法律专家学者组建全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专家库,已对11份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确保“一府一委两院”出台的规范性文件与国家法律法规相统一。

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在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中改进人大工作

让代表履职更有底气。加强代表履职培训,建成“人大代表之家”21个、人大代表联络站42个,对代表五年期间提出的737件建议、批评和意见,采取常委会领导重点督办、分管区长领办、相关工委跟踪、人大代表参与等举措,以点带面推动代表意见建议加快办理、见到实效。让代表履职更富正气。全市人大代表“千百万扶贫济困大行动”启动五年来,代表累计开展宣讲活动700多场,受众4万多人次;在38个集体经济薄弱村累计实施帮扶项目50个,省、市、区、镇四级人大代表结对帮扶2912户困难群众,全部实现脱贫摘帽,淮阴区人大代表扶贫济困的经验做法被《群众》杂志刊文推介。让代表履职更接地气。根据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创新开展“与民同行”代表小组议政工作,区级层面共召开“与民同行”代表小组议政会15场,镇街召开77场,一批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精准破解。

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在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中提升人大形象

着力提升履职水平。以区委第十三轮巡察为契机,严格落实区委关于“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民主生活会和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等要求,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人大干部队伍。着力凝聚工作合力。强化区、镇人大工作协同联动,健全人大系统工作质效考评机制,对本届人大履职以来镇街人大规范化建设取得的经验进行总结,进一步放大全区人大工作“一盘棋”整体效应。着力讲好人大故事。主动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人大宣传工作,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地讲好淮阴人大故事,五年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人民代表报》、《新华日报》等主流媒体累计推送淮阴区人大系统宣传报道2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