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

如鱼回溯 如鲸向海 2022年01月23日

□ 陈亦心

万物有灵。候鸟向南千里,游鱼溯洄而上,“52赫兹”的鲸孤独游荡,死后却落入深海,维持生态系统的长期平衡。

我不禁想到当今热议的“空巢青年”这一群体,他们正是通过“空巢期”这一跳板,以奋斗的姿态,一次次负压下坠、再飞翔。之前的“蓄力”,是为了更好地腾跃于社会发展的快车道,昂首拥抱梦想。

因此,我要说,青年人必须懂得在关键时刻把自己带到人生的悬崖。让自己处于“空巢”状态,也可以称作孤独境遇,其实就是给自己一片蔚蓝的天空。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这是《诗经》中对山川远阔、草木籊籊处的记载。从王维的“白云回望舍,青霾入看无”到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古时文人常到僻远荒寒处自修。放眼当今,“天才少年”曹原,置身异国“空巢”,心系祖国,饮尽科研寂寞,却已览过世间芳华……

纵观古今,细究“空巢”。究竟何为空?探其渊薮,表面上这只是千百种生活方式之一,空的是父母、亲朋、伴侣等,也是物欲、人情、争逐等种种牵绊……或许,“空巢”就是一种“本立而道生”的自修。

可有人忧心忡忡:青春正是生命里程碑上最光辉的一笔,青年如若“空巢”,但会恣情享乐、自甘堕落,岂不是耽误了大好年华?

我以为,此言谬极!恰恰相反,当今社会无欲无求的“佛系青年”、心性消沉的“小确丧”,以及步履缓沉、蓬头垢面的“宅人”,正是生活在衣食无忧、父母宠溺的遮阳棚下,将头埋进沙里做“鸵鸟”,失去了青春的热血,才导致不加节制、为所欲为、不知明天何在。而“空巢”青年,本就是怀揣炽热的心、高远的梦,才敢于挑战自我,来到荒寒险远处,直面本心,他们深知——自律即自由,正如罗曼·罗兰笔下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独具蓬勃的力,勇于涉足一切未然”。

而“空巢”正是产生“独具蓬勃的力”的助推器。在注意力格外稀缺的今天,很多人都不再有梦想,因为在他们可能有机会发展潜力之前,已被环境打倒了。有的时候,当我们提出构想时,我们的亲人往往是扼杀梦想的第一人。他们认为,我们的能力和资质可能不像成功人士那样优秀,但“空巢”青年绝非如此。他们借助“空巢”这一理性思维空间,一次又一次地“关门”——将过去的一切留在外面,不管是令人懊恼的失误,还是传统观念的冷水,然后,重新开始,在沉默中归来。

如此,“空巢”犹如一盏灯下的静谧空间,那个满怀憧憬的青年人正在思索中聆听心声,然后付诸行动……

在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号召下,在复兴中华的神圣使命下,“空巢”青年当如鱼回溯,如鲸向海,投身时代、建设时代,化作长风,策马驰向未来!

(作者系淮阴中学高三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