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赵大为 陈婷婷
收入微薄的漂母无私帮助身处困境的少年韩信,用慈母般的关怀激励他奋发图强,成就了赫赫有名的“淮阴侯”。“一饭千金”的故事让漂母的形象深入人心,也让淮阴区成了有名的“母爱之都”。
在母爱文化的浸染下,淮阴区人民法院小营法庭推出多项具有地域特色的家事纠纷化解和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举措,获评“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维权岗”、江苏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等,赋予这座“母爱之都”新的时代内涵和法治精神。
“爱”的回应
“离婚十年来,她经常阻止我看孩子,孩子啥样子我都不记得了,这抚养费我不出!”
“他连抚养费都要和我抠抠搜搜,有什么资格看孩子?”
在小营法庭庭审现场,曾经结为夫妻的两位当事人各执一词,吵得面红耳赤。
要化解矛盾,首先要查清矛盾是怎么产生的。法官和法庭专门邀请的亲情修复调解员商议后,决定前往当事人家中了解情况。
男方家里,在卧床不起的老人和一份份欠单面前,男方向法官和调解员说出了实情。原来,男方这几年遭遇亲人生病、生意失败等一系列变故,难以按时足额支付抚养费,然而却抹不开面子,在女方面前不愿意透露半分。这份固执让双方关系直线降温,矛盾随之升级。
了解男方的情况后,法官和调解员来到女方家,交谈中得知女方一直无微不至地抚养孩子,在外人面前从未指责过孩子的父亲。
当法官将情况告知后,女方才察觉到,这几年孩子父亲送来的抚养费虽然没有达到约定标准,但显然已经尽到了最大的努力。她很体谅男方的不易,主动前往探望生病的亲人,让一直担心“被看笑话”的男方颇为感动。
两人交流着近年的生活、孩子的成长,诉说着各自内心的酸辛,矛盾在你一言我一语中慢慢消融。
这样的场景,在小营法庭“亲子”“鹊桥”“夕阳红”等亲情修复站点不断上演。近年来,小营法庭在各亲情修复站点设立家庭化场景布置的调解“客厅”,引入亲情修复调解员、疏导员,在诉前、审中、判后“全流程”开展家事调查、情感疏导、亲情规劝等亲情修复工作。三年多来,小营法庭成功调解各类家事纠纷710余起,案件调撤率高达80%。
“爱”的唤醒
“张纯如怀揣大爱,在短暂的一生中,向世界还原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而我却出于虚荣,在同学面前耀武扬威,是多么幼稚可笑啊!”在小营法庭法官的陪同下参观完张纯如纪念馆,“问题少女”小雪深深地被张纯如的精神打动,写下了深刻的检讨书。
法官刚认识小雪时,她总是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对法官的苦口婆心嗤之以鼻。经过调查,法官得知小雪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小雪长期缺乏家人的陪伴和关心,逐渐结识了一些社会闲散人员,学习上从懒散发展到旷课,成了学校的“大姐大”。这种“身份”带给小雪满足感,也让她渐渐迷失,甚至做出了欺负同学的不良行为。
每一个未成年人的未来都有无限可能。抱着这样的信念,法官邀请小雪及其父母来到法院心理疏导室,让小雪在父母的陪伴下摆沙盘、自由画画,从原来的拘谨到后来的开心,帮小雪找回了童年的感觉。心理咨询师则从小雪的沙盘和涂鸦中分析小雪的情感需求,并从专业角度事无巨细帮助小雪父母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法官趁热打铁,播放小雪小时候父母为其拍摄的照片和视频。看着看着,小雪投入妈妈怀里痛哭起来,哭诉自己不该让父母失望;而小雪的父母也在法官的鼓励下表达了对小雪的爱和希望小雪能改过自新的期待。此外,法庭还充分利用辖区红色教育资源较多的优势,带小雪到张纯如纪念馆、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等地开展实境帮教,将小雪拉出歧途,走上正道。现在,小雪已经考上了职业技术学院,学习面点制作;课余时间,她还主动到养老院进行志愿服务。
受益于小营法庭“法护萌芽”创新举措的,并不只有小雪一人。近年来,小营法庭全力护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通过法律释明和社会实践,切实让孩子们认识到错误;探索“两书一访一令”家庭教育模式,对审理的涉及未成年人刑事、民事案件中未成年人父母发布告知书、承诺书,针对不能正确实施家庭教育的父母,及时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并跟踪回访;构建立、审、执全程维权模式,建立健全圆桌审判、轻罪记录封存等制度,努力让未成年人沐浴在法治阳光下。
“爱”的点亮
“屋漏偏逢连夜雨。案件里的两个孩子家里都很困难……”当小营法庭法官就一起学生打闹引发的健康权案件了解情况时,孩子的班主任痛惜地连连摇头。
原来,本是好朋友的小彬和小明在课间玩弹笔游戏发生争执,气恼的小明用力踢了小彬腰部一脚。这没轻没重的一脚导致小彬脾脏破裂,构成七级伤残。
法庭依法判决小明家庭、学校、小彬家庭分别承担60%、30%、10%的责任。但是,小明家是经济特别困难家庭,小彬则父母双亡,由80岁高龄的爷爷抚养长大。怎样能让孩子安心治疗,让两个家庭心有着落呢?
法庭决定引入社会力量开展判后调解。在法院牵头下,各方积极提供应对良策,努力降低这场意外带来的伤害。法官和老师带着小明一起来到小彬家。看到躺在病床上的小彬,小明内疚地哭了起来,并在法官和老师的鼓励下鞠躬道歉。小彬表示希望以后还能和小明在一起玩,小明承诺将每天帮助小彬补习功课,两个小伙伴的手重新牵在一起。看到孩子们和好如初,双方家长的对立情绪也缓和了很多。民政部门、学校等多次集中商谈,从民政、教育等不同角度,结合双方的实际情况,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
最终,小明家人承诺分期付款,并表示会在经济和精神上给予小彬力所能及的帮助;民政部门、学校等组织筹措善款,一周后捐款陆续送到小彬家。
这是小营法庭积极构建多部门共同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一方面,该法庭延伸审判职能,敲响司法警钟,采用角色扮演、普法短剧、漫画等形式开展校园普法活动,对监管失职、监护不力的家长发出关爱提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另一方面,联合多家单位及企业家商会,以精细的“案外”帮扶做好审判的“后半篇文章”,让涉少刑事犯罪未成年人重拾希望和信心,回归正常生活轨道。
面对争执,用爱回应;面对迷失,用爱唤醒;面对悔恨,用爱点亮。在“爱”的光芒下,多少亲人的手重新牵起,多少孩子从歧途走上阳光大道,多少向着悲剧发展的故事画上句号。小营法庭以法为针、爱为线,精心缝合亲情的裂痕,耐心弥补成长的缺失,绘出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