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涟水新闻

深化财政改革 兜牢“三保”底线

涟水县财政局助推全县经济平稳发展

■通讯员 王韦蔚

今年以来,涟水县财政局持续深化财政改革,强化财政收支管理,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切实兜牢“三保”底线,为全县经济平稳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坚持加力增效并举 以更高站位保重点

加大财政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技改扩能、增资扩产、“智改数转”力度,积极向上争取各类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资金,及时兑现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奖励,支持企业做优做强。充分利用财政资源,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造业等重点行业的支持力度。积极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增信作用,坚定支小支农服务方向,主动对接合作银行,推广“小微贷”“乡村振兴贷”“设备担”等产品,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加大招商引资专项资金保障力度,确保重点部门招商支出和重大招商推介活动顺利开展。统筹全县土地出让金等收入,着重解决项目征地、基础设施配套等资金需求,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坚持扩量提质并举 以更大力度强保障

千方百计增加可用财力,精打细算安排各项支出。加强涉税大数据挖掘和深度分析应用,精准摸排税源,加强重点行业、重要市场主体监测分析,持续强化政府工程等重点项目税收征缴,开展房地产开发工程等欠税清理,充分发挥重点企业的税收支撑作用。将过紧日子要求落实到日常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健全能增能减、有保有压的预算管理机制,集中财力办大事、保重点,严控一般性支出,压减非必要非刚性支出,“三公”经费只减不增,严格控制追加预算支出,集中更多财力兜牢“三保”底线。

坚持守正创新并举 以更稳步伐促改革

扎实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制定《涟水县零基预算改革实施方案》,构建“该保必保、应省尽省、讲求绩效”的资金安排机制,建立预算安排与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的激励约束机制,推动财政资金优化配置、高效使用。拓展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范围。树立“用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财政绩效管理理念,持续完善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将预算绩效管理贯穿部门预算编制、执行全过程,对项目、资金、政策实行穿透式、全过程、全周期绩效管理。加强政府采购管理。从紧控制政府采购预算,坚持政府采购项目保必需、保基本,严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以国资管理十项重点工作为抓手,推动企业管理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完善国企经营业绩考核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国企市场化实体化转型,推动企业“瘦身健体”。聚焦主责主业,完善企业投资负面清单,制定重大事项管理办法,促进企业实现全年营收稳定增长。全力推进企业提升信用评级,促进企业提质增效。

坚持巩固提升并举 以更实举措惠民生

以兜底线、保基本为主,夯实民生投入保障基础,在高质量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健全民生补助标准增长机制。对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员给予财政补助,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支持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困境儿童补助政策。提高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和照料护理标准。支持实施教育强县战略。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支持改扩建幼儿园及义务教育学校等。支持实施基础教育强师计划、落实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支持其他社会事业发展。支持实施县人民医院滨河分院、县人民医院教学科研楼、县中医院老院区改造及县中医院住院楼等卫生建设项目。支持开展镇街卫生院维修改造。支持提升“15分钟医保服务圈”质效,实现全县所有村(社区)医保公共服务全覆盖。支持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支持城市基础设施改善。支持实施264省道建设、淮浦路北延项目等重点交通工程。支持实施“不淹不涝”工程建设、城乡污水治理、开发区产业园排水工程整治、防涝管网改扩建及污水管网养护工程。支持乡村振兴发展。统筹整合涉农资金,重点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扎实的民生服务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2024-12-18 深化财政改革 兜牢“三保”底线 1 1 淮安日报 content_263240.html 1 3 涟水县财政局助推全县经济平稳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