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嵇小慧
本报讯 今年以来,淮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实施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整治电子计价秤市场秩序。这些措施不仅包括对违规行为的严厉打击,还着重从源头上强化管理机制,持续优化民生计量领域市场运营环境,提升了计量工具的准确性和消费者的满意度。
在治标方面,该局通过加大检查和暗访力度,秉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的严格原则,对电子计价秤市场进行全面梳理。截至目前,已累计检查商户3682户、暗访商户589户,实现了对电子计价秤的强制检测全覆盖。主城区农贸市场的在用电子计价秤合格率达到100%,有效遏制了“鬼秤”等计量违法行为。其间,共查处“鬼秤”案件20起,罚没款总计3.7728万元,并在本地媒体上公布了两批共10起典型案例,彰显了整治行动成效。
在治本方面,该局采取多项创新举措筑牢民生计量根基。强化市场管理方责任,推动淮安区惠民市场服务有限公司管理的中山门农贸市场等8家农贸市场率先施行“缺一赔三”先行赔付政策。该政策的出台,不仅增强了市场管理方的责任感,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为便捷的维权途径。创新消费者监督机制,全面开展“手机变砝码”行动。向公众发放“手机变砝码”贴纸794张,鼓励消费者利用个人手机作为临时砝码,在购物后对商家电子计价秤进行复核。该举措极大提高了消费者参与监督的积极性,构建了一张覆盖面广、反应迅速的商家计量行为监督网络。
此外,该局积极推进电子计价秤源头管理,对全区37家农贸市场的1297台电子计价秤进行统一赋码。消费者只需扫描秤身上的二维码,即可轻松获取该电子秤的生产厂家、出厂编号、检定时间等关键信息。目前,主城区的梁红玉路农贸市场等5个农贸市场已由相关市场管理方完成统一购秤、统一配置、统一管理等。后续,该局将继续扩大“六统一”工作覆盖面,努力构建更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
淮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深化电子计价秤市场秩序整治工作,为营造和谐、健康的消费环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