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但由于缺乏经验,产品没有销路,工厂很快陷入困境。村“两委”积极响应上级号召,走南闯北到发展好的农村取经,学习生产技术、管理模式和销售技巧,提升五金厂实力。
“我们加工生产的镰刀、锄头等农用工具质量很好,只要和村周边的减速机厂、拖拉机厂谈成合作,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就能打开销路,后续订单就不愁。”村“两委”负责人说,经过充分走访调研和合作洽谈,五金厂活了。随着市场需求持续加大,企业创造了较为可观的经济利润,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这是富强村的“第一桶金”,让村民尝到了甜头。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奋斗,富强村的产业规模逐渐扩大,不仅建起镀锌加工厂、蓬布厂、炒货一厂二厂三厂、豆制品厂、刨花碱厂等近30家企业,还兴办了中外合资厂——宝利得公司,支持发展家庭式民营企业,集体经济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1993年,富强村实现工业产值1200万元,集体第三产业经营收入达600万元,利润总额超过125万元。产业蓬勃发展让富强村家家户户的钱包都鼓了起来,村民人人有事干、人人有钱赚,盖楼房、买电视,富强村开始真正迈向“富强”。
又富又强,“改制转型”推动集体经济驶入“快速路”
1995年,我市开通北京路、拓宽淮海北路,两条主要干道穿富强村而过。村“两委”抓住机遇,向相关职能部门申请,沿主次干道破墙开店,大力发展门面房经济,汽配、籽种、农贸等各类综合市场如雨后春笋,富强村集体经济收入持续攀升,实现了“旱涝保收”。
“那时沿街的饭店、旅馆、浴室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客流,每一家生意都很红火。”当时在淮海北路边经营小吃摊的村民苏红艳说,即便是“全家总动员”都忙不过来,一天营收近百元。
有很多老村办企业逐步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不甘于现状的富强人果断转变思路,实行“退二进三”战略,开始尝试“换地”,对产能低下、污染环境、效益滑坡的企业实行“腾笼换鸟”,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然而,转型发展过程中,一些村民动起了“均分”集体资产的心思。村“两委”权衡再三,逐户上门做工作,最后达成“鸡蛋可以卖,母鸡不能卖;使用权可以卖,所有权不能卖;无形资产可以卖,实体产业不能卖”的“三卖三不卖”思想共识,为富强村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底。
2000年以后,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富强村沿主干道的门面房被纳入城市更新规划范围,大部分被征收。“我们和群众达成一致意见,拆迁首选拿房。”村“两委”在整理各项资源后,提出只有拥有固定资产,才能使集体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事实证明,这样的决策是正确的。
2002年4月,富强社区成立。党员干部和村民们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富足,富强社区集体资产在不断积累,2007年底超3000万元。有了丰厚的收益,富强社区加大对老百姓的“反哺”力度,每年集体收入的60%用于“老有所养、民有分红、病有所医、学有所奖、贫残有助”,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
更富更强,“股份改革”夯实集体经济发展“幸福路”
2008年,随着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富强社区开始探索新的管理模式,按照区委区政府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实施意见,成立“淮安市富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对所有集体资产进行量化。如今,富强社区集体资产市值已经接近两亿元,每年为村集体创收近500万元。
“我们通过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方式,对集体资产进行公开招租、竞租等,使收益最大化。”富强社区党委书记朱化图说,他们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民主监督制度,让社区居民对集体资产管理清楚知晓、有效参与。
朱化图说,为改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单一的局面,富强社区积极改造提升现有的商业“存量”,对辖区年久失修的门面房进行针对性保养维护,保障房租收益可持续。“在目前集体资产综合治理的基础上,积极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这是富强社区今后的发展之路。”在朱化图看来,富强社区能持续壮大集体经济,离不开党的好政策,也离不开老百姓对党组织的信赖,大家齐心协力谋发展。
40多年来,富强社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家户户的泥瓦房变成了钢筋水泥的独栋小楼,泥泞路、石子路变成了水泥路、沥青路,市政设施齐全。“我现在不愁吃穿,还有300多平方米的房子出租,每月有租金收益,从心里感到幸福和满足。”1964年出生的富强社区老村民、老党员周华忠说,现在医保是社区统一缴,每逢居民过生日、子女考上大学都发钱送物,还给45岁以上的人每月发放生活补助,年末还有“压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