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回到拉萨:看不够的变化 放不下的牵挂

(上接A1版)西藏技师学院才有了今天的规模、崭新的面貌,成为拉萨当地的标志性建筑群。

“短短两年,变化真大!”走在风景如画的校园,王笃田倍感欣慰、充满自豪。他依然清楚地记得,援藏期间,自己被分派在学校的教务处,承担的工作涉及教学、管理、基建等多个方面。

“你的工作激情最让我佩服,原本一年半的援藏期,你又申请延期了一年半,主动挑起智能制造产业系主任的担子,真正是舍小家为大家。”张新光对此记忆犹新。他高兴地告诉王笃田:“你们的付出没有白费,西藏技师学院现在的在校生超过3000人,首届毕业生实现了100%就业,而且都是高级工。”

提起智能制造产业系,王笃田兴致勃勃:“走,再去看看,看看我曾经奋斗过的办公室。”话音刚落,他已快步向前。

“当时我就坐在这,刘海升老师坐在那,我们一起负责系里相关工作。”王笃田向报道组回忆道,身边文件柜上的一座金色奖杯吸引了他的注意。他小心翼翼地拿起奖杯,笑着说:“这是在学校首届田径运动会上,我们拿到的荣誉,团体第三名,那天的阳光真毒,把我都晒秃噜皮了。”

听闻老同事归来,现任智能技术产业系主任刘海升火速赶来相会并陪着王笃田到实训楼,叙说旧时光,畅谈新变化。

无人机装调实训室、力学室、无人机模拟飞行实训室、金属3D打印实训室、电梯实训室、光伏实训室、数控加工实训室、机电一体化实训室……在实践实训方面,西藏技师学院的硬件配套应有尽有。王笃田看在眼里,喜上眉梢。

“现在看到的这些实训室,可都是按照您当时的规划设计建设的,我们没敢做任何调整。”刘海升开玩笑说,“您是专家,专家的规划必须严格付诸实施。”

在机电一体化实训室,刘海升告诉王笃田一个好消息:“今年5月,在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上,我们的学生夺得了电工比赛项目的优胜奖。”这是西藏技师学院机电系学生首次在全国一类比赛中获奖。

欣闻捷报,看着眼前正在实训的学生,王笃田感慨万千,情不自禁地走到学生们中间,告诉孩子们:“技能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资源,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尤其是机电一体化方面的人才,在西藏前景广阔,大家把专业技能学扎实,将来一定可以大有作为。”

学生,是王笃田放不下的牵挂。

与王笃田有过共事之缘的徐双兵,现任西藏技师学院党政办主任。此次重逢在校园,徐双兵提起了王笃田的一个特殊身份——“王爸爸”。

“在我们当地,只要老师对孩子们好,孩子们就会像尊敬自己的父母一样,管这个老师叫爸爸或妈妈。”徐双兵告诉报道组,“王老师就是这样一位深受孩子喜爱的好老师,也是孩子们尊敬的‘王爸爸’。”

在这些孩子们当中,2019级机电班学生阿姆迪尤其想念“王爸爸”。此次王笃田重回西藏技师学院,得知消息的阿姆迪一直处在兴奋状态,说啥也要和“王爸爸”见上一面。

“现在工作怎么样?家里还好吧?和其他同学有联系吗?”如愿见面,话匣子一打开,师生二人就热络地聊起来。

“王爸爸”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阿姆迪铭记在心。阿姆迪说,“王爸爸”对学生的关心,不只是在“王爸爸”援藏期间,援藏工作结束回到淮安之后,“王爸爸”的关爱依然在继续,“半个月前,他还给我提供了很多就业方面的指导。”

临别时分,夕阳西下。走出西藏技师学院校门的王笃田,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这份不舍,既是青春留下的印记,也是只有每一名援藏工作者才能体会的心境。

■融媒体报道组 杜勇清 蒋耀李昱 刘权 陈大铭 赵启瑞

2024-09-17 1 1 淮安日报 content_256256.html 1 3 回到拉萨:看不够的变化 放不下的牵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