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吴佳雯
本报讯 近年来,洪泽区岔河镇人大积极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围绕特色农业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奏响高质量发展“丰收曲”。
夯实丰产根基。岔河镇滨河村5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于2022年底入选江苏省首批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名单。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镇人大代表、滨河村党委书记石玉喜积极转变村民思维,推动土地流转,不仅实现土地充分利用,还增加了村民收入。“以前土地流转费用每年每亩1200元,高标准农田建成后是1400元,不仅村民有了一份固定收入,也解放了劳动力。”石玉喜说。该村2023年集体经济收入达595.98万元,连续两年位列淮安市集体经营性收入十强村之首。截至目前,该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达15.48万亩,占全镇耕地面积的97.97%,为全镇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插上科技翅膀。岔河镇东陈村高标准农田建设起步早,高效种植走在前列。村里牵头成立东陈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整合村人力、机械资源,实现统一育供秧、统一耕整地、统一机械化插秧、统一机械植保、统一施肥、统一管水、统一收获、统一烘干的“八统一”社会化服务。镇人大代表、东陈村党委书记陈万如还引进农田气象要素观测仪等新型监测设备,科学指导农业生产。该村被授予“江苏省生态循环农业试点村”称号,创成国家5A级生态农场,通过全国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验收。“以水稻为例,以前的市场价是每公斤0.65元,高效种植后品质提升了,现在每公斤不低于0.75元,每亩增收约500元。今年的小麦亩产600公斤,比往年提高了10%。”陈万如说。
加快农旅融合。镇人大代表、岔河镇南街村党总支书记阚怀成带领全村建设高标准农田,根据各联组田块、水系和道路实际情况,按照“田中有路、路边有田、成方成块、泵渠相连”的要求,精准规划8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时完善29座泵站、25条水泥渠、26条田间水泥路、1500亩节水管网等配套建设,确保农田规划科学性和农业生产专业化。在参考岔河镇其他村的经验做法后,他有了更多想法。“我们村紧邻白马湖,旅游资源丰富。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充分融入旅游元素,在乡村道路上铺设‘彩虹线’,栽种绿化;清理河塘、增设景点、实施亮化工程,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为农旅融合打好基础。”阚怀成满怀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