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蔡雨萌 通讯员 柳 纯 王 颖/文
融媒体记者 王 昊/摄
人大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询问是人大监督的方式之一。
近日,市人大常委会开展“聚焦守护生态碧水 助力建设美丽淮安”人大代表河(湖)长制监督员现场询问活动,推动五级人大代表走到河畔湖边,共问一河清水、同护两岸美景,全力推进人大代表河(湖)长制监督员制度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立足实际,“问”出深度
“古淮河是饮用水源地,老百姓关心关注的水质数据是否定期向公众公开?”
“河流经过农田覆盖区域,特别是汛期会有‘水肥’问题,请问如何通过措施让‘肥水不外流’?”
“每逢夏季,水葫芦、水花生、水浮萍泛滥,使河道变‘草坪’,在过度繁殖和扩散的情况下,会对水源产生巨大的破坏和影响。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实施‘三水’清除行动?”
……
这些开宗明义、直截了当的提问,来自“聚焦守护生态碧水 助力建设美丽淮安”人大代表河(湖)长制监督员现场询问活动现场。
近日,五级人大代表先后来到盐河涟水港航应急保障基地、盐河朱码船闸管理所、涟水南集镇西官河、涟东五干渠、古淮河枢纽控制工程管理处等断面河流、县镇级河道现场。每到一处,他们察看河道水质及保护情况,认真听取相关工作情况汇报,人大代表河(湖)长制监督员就自己关心的问题现场询问,河(湖)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代表询问的问题现场应答。
一问一答,有来有往。询问现场的氛围让河(湖)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感到了压力。“我们把询问会场搬到河湖现场,人大代表河(湖)长制监督员做到了‘真问、敢问、会问’,提出的问题都是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一问一答,没有客套寒暄、没有‘打太极’,代表们的问题直截了当、直奔主题,问到了关键、点到了要害。”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周毅说道。
围绕本职,“答”出责任
现场到会场,“问水”不停。在随后召开的现场询问专题会议上,6名全国、省、市人大代表结合前期调研走访了解的情况,围绕我市生态碧水三年行动中“四大工程”“五大行动”及项目实施进展情况,进行针对性询问。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本职工作一一应询。
“问”不是找茬,“答”不是目的,而是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促进问题解决、加快工程进度,共同做好“答卷”。据悉,为进一步完善河(湖)长工作机制,发挥人大代表职能作用,2023年9月,市人大常委会印发《淮安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在全市全面建立人大代表河(湖)长制监督员制度的实施意见》,在全市人大系统全面建立人大代表河(湖)长制监督员制度,对所有实行河(湖)长制的河湖,聘任1—3名人大代表作为河(湖)长制监督员,常态化开展河(湖)长制工作情况监督,营造人大代表参与河湖管护的良好氛围,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充分彰显淮安“秀水”特质。
“真问、敢问、会问”,问答之间,彰显人大监督的刚性与实效;“问得深、答得实”,法治根基持续夯实,政策保障不断完善,问出河畔湖边好风景,答出人民群众新期待,切实推动河(湖)长制度、人大代表河(湖)长制监督员制度“两个有效”。“水是生态之基、环境之要、淮安之特,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各位代表提出的意见,坚持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水生态综合治理、强化水环境风险防控,充分彰显淮安‘秀水’特质。”副市长张笑坚定地说道。
聚焦发展,“干”出力度
涟水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开展河(湖)长制监督,在创新探索中不断优化县镇联动机制、监督员选配机制、日常监督机制、集中巡河机制、问题解决机制,截至今年6月底,该县河(湖)长制监督员累计开展监督2676次,交办问题301件,办结290件;淮阴区人大常委会通过人大代表监督,以村民自治促群众齐治,全力打造水环境治理新局面,努力推动从河道治理民主实践延伸到社区“和”的治理;洪泽区人大常委会在全区范围内实行“五位一体”管护机制,对水利工程、道路、绿化、村庄环境、农村活动场所5方面资源进行整合,推动监督全方位、全覆盖……
据悉,自人大代表河(湖)长制监督员制度建立以来,全市各级人大积极行动、主动作为,选聘1400多名监督员对2300多条河段进行跟踪监督,半年多的时间内开展监督5300多次,交办问题1100余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人民的优势和特点,五级人大代表以实际行动常态化开展河(湖)长制监督工作,担起了监督员的名、干好了监督员的事。
一言一语察民意,一问一答应民生。周毅表示,全面建立人大代表河(湖)长制监督员制度是淮安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开展的一次有益探索,也是市人大常委会立足人大定位、聚焦小切口、抓住关键点创新开展的一项监督活动。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市人大常委会将推动工作机制再优化、队伍力量再优化、问题整改再优化,以过细过硬举措推进人大代表监督员制度,为打好碧水保卫战、建设美丽淮安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