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左文东
通 讯 员 王晓晴 吕 双
本报讯 7月31日,我市举行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淮安”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我市在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框架下,坚持高站位谋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水运事业发展,今年5月出台《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淮安”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绘就了全市加快建设现代化水运体系的宏伟蓝图,为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淮安”提供了战略指引和行动纲领。
《方案》明确了6个方面14项重点任务,编排了23个港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300亿元。根据《方案》绘就的蓝图,到2025年,全市二级航道规划总里程近300公里,港口综合通过能力达1.7亿吨,集装箱航线基本覆盖淮河生态经济带、淮海经济区主要城市,巩固提升全国内河主要港口地位,初步建成全国内河航运中心;到2035年,建成以京杭大运河、盐河、淮河等航道为主轴的通江达海二级航道网和“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的现代化港口,全面建成航运要素聚集、配套服务完善、运输市场繁荣、枢纽功能突出、辐射效应显著的全国内河航运中心。
据悉,为进一步发挥淮安水运优势,加快打造全国内河航运中心,我市因地制宜、乘势而为,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的意见》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通知》要求,起草了《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淮安”实施方案》。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方案》于今年5月经市政府九届第3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正式出台,明确了推进“水运淮安”建设的总体目标,即充分发挥淮安通江达海的水运枢纽特色优势,紧紧围绕畅通高效的高等级航道网和一流港口建设,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构建现代航运物流体系,注重港产城融合,深化智慧赋能和绿色转型,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包容、韧性的现代化水运体系,打造全国内河航运中心。
(下转A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