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经开区风采

经开区检察院多元化解矛盾纠纷

■通讯员 陈梦月

本报讯 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检护民生”专项行动落地生根,近年来,淮安经开区检察院引入司法行政、人民调解等多方力量,“一站式”调处涉检矛盾纠纷,已成功化解80余起涉案矛盾。

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凝聚矛盾化解合力。设立专门场所。设立既解法结又解心结“双解”工作站,商请区司法局,邀请人民调解员、值班律师与检察人员合署办公,联合开展轻罪刑事和解、行政争议纾解和民事监督调解等工作。健全流程机制。制定“双解”工作制度,完善“审查、沟通、评估、调查、听证”工作流程,将依法办案作为矛盾化解先导,针对一起婚恋诈骗被害人申诉案,持续引导侦查,准确认定犯罪事实,同步运用听证开展释法说理工作,成功化解该起持续近4年的信访积案。用好调解力量。制定检察办案和调解环节人民调解员、值班律师工作规定,发挥“1+1+1≥3”作用,人民调解参与率达100%。持续推进值班律师法律帮助实质化,律师和诉讼代理人全程参与沟通协商和调解文书签订等工作,充分维护各方合法权益。

注重协作、能动履职,拓展矛盾化解范围。行刑衔接深化轻罪治理。加强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衔接,推动嫌疑人认罪认罚、积极道歉赔偿,依法从快从宽处理,防止矛盾升级。在成功调处的45件案件中,80%以上案件作相对不起诉处理,慎用刑罚手段,并由行政部门跟进,以罚促改预防再犯。三方联动纾解行政争议。充分发挥行政检察“一手托两家”作用,深化部门协作,及时发现行政争议线索,监督纠正执法瑕疵,实质性化解矛盾。推动22件行政争议案件案结事了,在征地拆迁等重点领域加强监督力度,纠正行政违法4次,6户行政相对人息诉。及时提醒消除风险源点。主动参与诉源治理,邀请行政法专家开展专题培训,为区内30余家行政执法单位和园区街办提供规范行政执法工作建议。司法办案中加强研判,发出20余份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推动完善管理机制,1份检察建议被省检察院作为样板收录推介。

丰富形式、多措并举,提升矛盾化解质效。用好检察听证。注重发挥检察听证化解矛盾、辨析疑难、接受监督多重价值,邀请人民监督员开展办案听证50余次,通过公开听证,查明一起申请工伤认定行政争议积案事实,督促合理行政全额支付工伤保险,入选2023年全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十大典型案例。引导合理预期。自主研发精准量刑智能辅助系统,标签化展示主动退赔、获得谅解、认罪认罚等常见量刑情节,实现诉讼风险可视化、程序可视化、后果可视化,引导涉案人依法维权,理性抉择,更快达成合意,整体调解成功率超80%。救助困难群众。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相结合,累计向107名涉案困难群众发放救助金150余万元。会同妇联和社会公益力量,对19名未成年被害人开展心理干预治疗。

2024-07-12 1 1 淮安日报 content_251786.html 1 3 经开区检察院多元化解矛盾纠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