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 银 留 君
近年来,淮安区流均镇始终把基层赋权减负提效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自区委《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负面事项清单》出台以来,党员干部切实感受到新变化——不必要的会取消了、统计报表科学了、迎检督查减少了,与群众交流、干实事的时间多了……
找准“焦点”,联通为基层减负的“最先一公里”
减负是手段,增效是目的。流均镇坚持靶向减负,把为基层减负“焦点”对准基层干部“累点”,着力厘清镇街职能机构与村(居)的权责边界,不随意向村(居)“派活”,全面整治“牌子乱象”,共清理标识牌、制度牌等500余块,全覆盖式排查新媒体公众号、微信工作群组,清理各类移动程序50多个,较清理前减少40%,严禁就政务公众账号推广、关注、点赞等向基层摊派任务,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该镇便民服务中心副主任杜月说:“我们进一步精简了村级服务事项,将原来的71项村级赋权事项清单优化为34项,减事项提质效,更好服务群众。”
瞄准“堵点”,打通为基层减负的“最难一公里”
“文山会海、台账报表”反弹回潮,一直是为基层减负的重点,必须坚持“减量”与“提质”并行,让为基层减负工作有实效。“‘穿靴戴帽’的文件少了,没有实际内容的会议少了。”流均镇党政办主任张波说。淮安区《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负面事项清单》出台以来,流均镇发文和会议数量均同比减少近两成,曾经反映较多的台账过多问题也得到较好解决。该镇先后三次组织人员排查清理“一套表”“两本账”“三张清单”之外加重村(居)负担的情形,统筹精简6项阶段性工作数据填报,排查清理村(居)纸质台账60%以上,叫停随意向村(居)交办任务情形3起。
对准“痛点”,贯通为基层减负的“最后一公里”
应对上级单位督查检查考核是基层工作的一大“痛点”,必须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确保常态长效。该镇严格控制镇级督查检查考核事项,除年终综合评价外,其他工作不单独开展评价,综合评价不以成立机构、配备人员、开会发文、工作简报、台账记录等作为依据,对单独并未提前报备就开展的予以通报处理。今年以来,该镇各类检查比去年同期减少50%以上。“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督查检查,发现问题更及时,解决问题更实在,民生实事能更好落实。”合心村党支部书记冷士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