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涟水新闻

涟城街道党工委推动 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整顿提升见实效

■通讯员 赵天娇 刘岳文

本报讯 今年以来,涟水县涟城街道党工委坚持把整顿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作为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重要举措,精准施策“开良方”,标本兼治提质量,持续推动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整顿提升见实效,协调推进全域基层党组织真进步、真过硬。

“望闻问切”明症结,从治“软”处着手。涟城街道党工委坚持问题导向,按照追根溯源、深挖细查和应纳尽纳、应整尽整原则,扎实开展集中分析研判工作,深入了解各村(社区)“两委”班子运行和村(社区)干部履职、工作实绩、群众认可度、廉洁自律等情况,通过开展“拉网式”排查、逐一“过筛子”的方式,不设比例、不定指标,以村(社区)党组织“自诊”、街道党工委“会诊”模式,找准村(社区)党组织软弱涣散的主要问题,严格落实“四个一”三级包抓整顿机制,建立问题排查清单和整改清单,按照整改方案和“一问题一对策”的要求,制定整顿方案,指导村(社区)“两委”认真开展整顿工作,通过一级一级抓整改、一层一层抓落实的方式,做到整改一个问题,提升一个方面,确保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症结精准核定、“病根”及时纠治。

“靶向施策”用良方,从治“弱”处发力。把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作为整顿工作的突破点,多维度、多渠道发力,提升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实效,依托各类学习平台,组织广大党员集中开展学习教育,切实提高党员的政治素养。把加强人才培育作为整顿工作的发力点,围绕社会治理、乡村振兴、党建业务、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等方面对村(社区)干部进行全覆盖培训,提高基层干部整体素质。着力构建“优秀人才—后备干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培养链条,为基层党组织队伍培育“后备军”。把加强示范引领作为整顿工作的着力点,深入实施党员分类管理制度,树先进、带后进,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引导村(社区)无职党员自觉“亮身份、践承诺”,主动投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中。

“强筋壮骨”祛病根,从治“涣”处突破。规范运行机制。全面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党内基本制度,推进党内组织生活常态化、长效化。建强组织体系。做实做细基层党建网格,将党建、社会治理、社会保障等工作进行整合,实现一网统管、一网到底、一网抓实。开展便民服务。对特殊困难群体定期上门探访、回访,落实各项惠民保障政策,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切实让群众感受到整顿成效。强化社会治理。实施“积分制”治理模式,利用“小积分”引导党员群众踊跃参与社会治理,以党风带民风,以党员带群众,拓宽村(社区)治理服务半径与覆盖范围,进一步提升村党组织为民办实事的服务水平,全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过硬、全面进步。

“跟踪调理”抓康复,从治“散”处见效。抓销号,开展全面验收。涟城街道党工委将整顿情况作为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年终考核重要指标,推动工作落实与结果运用有机融合。抓“体检”,开展专项督查。对已经完成整顿转化的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积极开展“回头看”,通过实地走访、个别谈话、查阅资料等方式对整改情况进行专项督查,防止出现“边整边瘫、前整后瘫”反弹回潮问题,推进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整顿提升走深走实。抓问效,开展跟踪考核。持续发挥好考核促提升的倒逼机制作用,坚决防止“年年提、年年改、年年在”的恶性循环,全力实现整顿彻底、提升有力,确保整顿一个转化一个、转化一个巩固一个、巩固一个提升一个,确保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实现向“硬核”村(社区)党组织转变。

2024-06-12 1 1 淮安日报 content_249367.html 1 3 涟城街道党工委推动 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整顿提升见实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