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接A1版

(上接A1版)

水稻是喜温、喜光作物,在淮安冬天无法种植。而海南的冬春两季气温较高,不影响水稻生长,因此,李刚和同事们把在淮安收获的种子带到海南再种一茬,这种一年两茬的种植方式,大大加快了品种选育的进程。“因为水稻喜欢温暖的阳光,我们得跟着它去‘晒太阳’,所以才被称为‘追着太阳跑的人’。”李刚说。

“追着太阳跑的人”,脚步不能停歇,因为一个新品种从开始配组到通过审定,需要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李刚向记者细数10年间要做的工作,“很琐碎,但是也很纯粹,就是选出好的种子,加以培育、定型。”

市农科院是一家具有120多年历史的科研单位,选育的“淮稻”“淮麦”“淮豆”等系列农作物新品种深受广大农户欢迎。李刚所在团队育成的“淮稻5号”连续十多年居江苏省水稻种植面积之首,被种业界人士称为“关内第一大粳稻品种”。李刚指着基地里茁壮成长的麦子告诉记者,同事们育成的“淮麦33”是江苏淮北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再过十来天,我们就要开始育秧了,等到这里的小麦收割完,秧苗长大后便可移栽插秧。”

什么是好品种?李刚说,对于农民来说,除了稳产、高产、品质好以外,还要有种植效益。近些年国家农技部门一直在推广“两减一增”政策,也就是减少化肥施用、减少农药使用、增加种植效益。“化肥和农药用得少,农民的投入成本就会降低,除了保护好地力和生态环境外,也能减少品种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降低病虫草的抗药性。”李刚告诉记者,“一个新品种就像一件艺术品,在不断地努力雕刻中成型,新品种选育的过程也是人与农作物‘心与心’交流的过程”。

在团队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团队选育的“淮稻”系列品种,每亩比其他品种增产5%以上,这意味着什么呢?如今,市面上大部分水稻品种亩产在1300斤左右,增产5%以上就意味着每亩能多生产60到100斤粮食。按照目前该系列品种年推广种植200万亩计算,其数量十分可观。

在实验室,大米食味计、外观品质检测仪等仪器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李刚介绍说,现在的品种不仅追求稳产、高产,也追求健康、美味。“我们育成的新品种‘淮稻40’有爆米花的香味。”李刚说。

除了育种科研以外,李刚还配合一些学校开展科普工作,向中小学生传授农业知识、开展劳动教育。“希望我们的科普活动为孩子种下一粒科学的‘种子’,让孩子们积极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同时也让孩子们了解我们的工作,长大后能参与我们的工作。”

在李刚和同事们看来,“粒粒皆辛苦”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面朝黄土背朝天”,更多的是十年磨一“稻”的定力和韧性,研发好种子这一“农业芯片”,让老百姓端稳、端牢自己的饭碗。

2024-05-11 1 1 淮安日报 content_247126.html 1 3 上接A1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