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启涛
市委多次强调要持续凸显“项目为王、环境是金”的工作导向,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优环境,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2024年,市水利部门将坚持重建设强争取、重监管强服务“两重两强”发展总思路,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水利支撑和保障。树立“7531”目标,“7”是力争年度完成水利建设投资70亿元以上;“5”是争取资金力争达50亿元级;“3”是争取在承担省对市高质量发展考核、省行业考核、市高质量发展考核三个层面进位争先;“1”是聚焦工程建设、行业监管、服务创新等领域,树立一批标杆、样板。
一是以更大力度推动工程建设,构建现代水网。实施民生、产业、幸福三大类77项工程,争取投资再超70亿元。主攻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实施淮河入海水道二期、洪泽湖周边滞洪区建设等重大项目。做好淮河干流浮山以下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强化河湖综合治理。新建幸福河湖40条(个)以上,加快实施洪泽湖退圩还湖等重点工程。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项目淮阴区陶闸、盱眙县田家坝小流域治理工程,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平方公里,推进盱眙县创成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县。全力服务乡村振兴。新建农村生态河道407公里,健全完善农村河道管护体制机制。加快推进临湖、清水坝、运西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推进4个灌区创建国家级标准化管理灌区,实现“节水、生态、精管、智慧、幸福”目标。积极做好向上争取。在2023年争取46.08亿元基础上实现更大突破,积极申报争取兴淮河等项目超长期国债。
二是以更高标准强化行业监管,建设美丽淮安。以问题为导向,紧盯河湖管理、水利工程运行等重点领域,全面提升涉水事务监管水平。强化河湖岸线管控。持续优化河湖长制工作机制,组织南京都市圈联合河湖长制相关工作,构建跨界河道共建共治共享的水生态治理格局。加强河湖生态空间管控,推进县乡河道划界,建立完善河湖管理范围动态调整机制。强化水利工程监管。开展规范管理达标、示范工程引领、项目质量提优、行业监管利剑“四大行动”,积极推行质量安全专项监管“四全五统”机制,全面提升淮安水利重点工程建设质量评定优良率。强化水库安全管理。完成龙王山等5座中型水库、朱洼等16座重要小型水库安全监测设施完善项目。
三是以更实举措服务发展大局,夯实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水利发展基础,增强水利保障能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聚焦“不淹不涝”城市建设。推进年度“不淹不涝”城市建设工程项目及早开工、尽快见效。其中,国债项目确保3月底全面开工建设,森林公园一体化泵站及穿路涵洞改建等项目将在汛期发挥排涝效益。聚焦生态碧水三年行动。加快淮阴区水美乡村及水系连通等重点工程,统筹实施生态活水和幸福河湖重点工程,做好城乡生态用水日常调度管理,全力改善水生态环境。聚焦城乡供水保障。推进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严格用水总量控制,落实地下水“双控”监管措施。持续推进盱眙县城乡供水一体化、金湖县宝应湖银涂水源地和市区城南水厂二期工程建设;加强水源地长效管护,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专项行动。持续完善农村供水保障体系,加快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开展农村供水管网更新改造,提升农村供水保证率。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水利政务服务,建立重大项目服务帮办、部门许可联动、“多评合一”、审批限时办结、中介服务质量评价通报、区域评估成果应用、“否定”事项备案七项制度。聚焦城乡供水保障。持续推进盱眙县城乡供水一体化等工程建设,加强水源地长效管护,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专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