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2023年涟水教育的年度答卷:省优质幼儿园覆盖率达60.2%;中高考成绩连年攀升,高考本科达线人数攀升至2893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获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一组组亮眼的数据、一项项丰硕的成果跃然眼前,成为涟水县大力实施“教育强县”发展战略的生动注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心之所向、一往无前。过去的一年,涟水县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入实施“教育强县”战略,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教育改革全市领先、教师队伍更加优化、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全县教育事业发展按下了“快进键”、跑出了“加速度”。涟水教育人初心如磐、勇毅笃行,奋力书写人民满意的教育答卷。
■通讯员 朱 云
扩容提质 资源配置更加优化
在安东学校的教室内,新安装的节能护眼灯全部开启,灯光柔和,既明亮又不刺眼,同学们欣喜万分——教室比过去亮了,学习环境更“暖”了。
“再穷不能穷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县委、县政府的庄重承诺。县委、县政府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教育投入,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群众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美好愿景正逐步实现。全县先后新建涟水中专、郑梁梅学校清枫路校区宿舍楼、牌坊小学教室等项目,改造幸福里小学、涟州高中食堂、安东学校幼儿园、涟水中学运动场。先后投入345万元,在40所学校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教室照明改造工程,改造教室750口;投入300万元,在安东学校、郑梁梅小学等7所学校新建计算机教室、购置教学多媒体及教育信息化教学设施设备……随着一批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全县城乡办学条件得到持续改善。
质量为先 教育信心得到提振
涟水县深入开展“融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成立新一轮“名师工作室”,开展联片教研活动;提出“先学后教、教为主体、学为主导、练为主线”的课改大原则,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组建5个紧密型教育集团和10个牵手型教育集团,实行集团校一体化发展,做到管理互通、研训联动、资源共享;加强与省内优质学校结对共建,推进涟水中学与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郑梁梅中学与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附属中学结对共建,加强在学科建设、课程开发、师资培养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持续提升全县教育均衡度和优质度。
涟水县全面落实《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方案》,推动县中振兴。2023年,涟水县高考、中考取得新突破,教育信心得到提振。
改革创新 教育动力充分激活
“作业变少了,课后服务内容丰富了,孩子们不再奔波于培训机构之间了……”南门小学三年级学生家长王丽感慨道。一年来,涟水县义务教育学校紧抓“双减”契机,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打好减负提质“组合拳”,答好教育惠民“双减”卷。
涟水县始终聚焦教育改革的方向任务、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改革“小切口”推动教育大发展。坚持将“双减”工作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着力提高课堂效率、优化作业设计、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全面开展“5+2”课后服务,不断完善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标准,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围绕《涟水县教育强县三年行动计划》,与省教育报刊总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涟水县“教育强县”指导团,优化学校布局,实施集团化办学,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
教育督导在维护教育改革发展稳定方面发挥了“压舱石”的重要作用。涟水县有效创新教育督导体制机制,强化过程管理,加大督导、视导力度,完善校长、教师绩效考评意见,推出“5+2+1+X”教学管理清单,开展重点学科监测,全力推进教育提质增效。
“引育用留” 师资队伍不断壮大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育事业的振兴和发展离不开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师德优良、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涟水县采取公开招聘、培养定向生、引进人才等方式,多渠道补充师资力量,下大力气引进教育人才,全面提升全县教师队伍整体质量。
随着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省特级教师梯度培养体系的不断完善,涟水县为教师成长搭建了多样化平台:积极实施教育教学管理、教师专业成长、学科专业能力三大类24个县级培训项目,实施“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中小学后备干部能力提升研修活动”和“涟尚名师”大讲坛、“中小学骨干教师综合发展研究活动”等特色培训项目,全县教师高层次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在全市率先出台《关爱激励教师九条措施》,用实际行动支持教育、服务教师,推动惠师强师尊师举措落地生效,营造全县上下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鞭。站在新的起点,涟水县教体系统干部职工将继续紧扣“站稳全市前列、冲刺苏北一流”工作目标,坚定扛起建设“教育强县”的使命担当,围绕教育强县三年行动计划,努力推动涟水教育向与全国百强县地位相匹配的一流教育宏伟目标全速前进,奋力谱写涟水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