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 讯 员 侯 朵
融媒体记者 秦艳艳
寒冬生暖意,夕阳抚人心。12月26日,淮安市“朝·夕缘”结对助才成长工作推进会召开,结对地市职老领导、市直市管退休干部及客籍青年人才齐聚一堂,总结三年来“朝·夕缘”活动的经验成效,开启新一阶段的结对助才之旅。
本次“朝·夕缘”结对助才成长工作推进会,由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办、市委老干部局、市妇联联合主办。在《烽火淮安》大型电视纪录片的激昂音乐声中,推进会正式拉开序幕。由市委老干部局拍摄的《烽火淮安》和淮安最新城市宣传片带领现场所有人,特别是客籍青年人才,一同走进淮安,追忆烽火中的峥嵘岁月,缅怀老一辈革命先烈,亲历今日淮安的蓬勃发展,共期淮安的美好明天。作为新时期传承红色基因的精彩实践以及老干部工作与人才工作的创新实践,我市“朝·夕缘”品牌项目应运而生,通过老干部和客籍青年人才精准对接、深度互动,引导客籍青年人才走好走稳奋斗路,为实现聚焦打造“绿色高地、枢纽新城”、全面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更好展示“象征意义”的奋斗目标贡献更大力量。
“老干部和青年人才都是社会宝贵的财富,‘朝·夕缘’巧妙地将二者相结合,是人才工作与老干部工作的创新之举,是多领域交叉融合的生动实践。”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老干部局局长、市委离退休干部工委书记、市委人才办主任、一级调研员姜洪洋在推进会上介绍,三年来,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办、市委老干部局、市妇联以“朝·夕缘”结对助才成长项目为抓手,持续探索新举措,不断拓宽结对范围,将农业、招商等专业领域老同志与乡村振兴、招商引资等各条线青年人才精准结对。去年起,还专门设立了市直市管退休女干部结对客籍优秀青年人才的结对模式,为身处他乡的青年人才找到了“淮安妈妈”,悠悠母爱让客籍人才感受到淮安的温暖和关爱。
“朝·夕缘”活动品牌推出后,得到了广大老同志和青年才俊们的广泛关注,截至目前,全市已有780余名老干部、老专家与1000余名青年人才结对。全市上下相继组织开展了“朝夕缘·话当年”“忆传统、颂发展、助成长”等特色活动100余次,老领导、老同志充分发挥独特优势和作用,实现了在经验上“传”、工作上“帮”、作风上“带”的良好局面,加深了青年人才对淮安的情感认同,增强了青年人才扎根淮安、建设淮安的决心和信念。同时,老同志在青年人的陪伴下,晚年生活多姿多彩,新老同志之间的缘分不断加深,朝霞与夕阳在同辉中相互融合。
三年来,“朝·夕缘”成果丰硕。2023年,《“朝·夕缘”结对助才成长项目》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被评为全省老干部工作“十佳创新项目”。此外,该项目的做法先后被《中国组织人事报》《新华日报》等报刊媒体宣传推介。结对期间,在老同志的悉心帮助下,结对青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的实践能力快速提高,成了领域里的“顶梁柱”;有的潜心打磨专业技术,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了重要文章;有的扎根基层一线,研发出高质量农产品,带领周围群众共同致富;还有的在淮安找到了幸福,结了婚、安了家……朝霞蓬勃、夕阳温暖,共同勾勒出一幅“朝夕交相、无限美好”的动人画卷。
在推进会青年人才结业仪式环节,五位老领导与结业客籍青年人才代表上台互送祝福。一幅幅“寿”字,一本本成长书籍,是结对老领导和青年人才对彼此未来最美好的祝愿。五位老领导收到的助才成长纪念水晶杯,则是对他们结对付出的最好肯定。此外,在结对仪式环节,新结对的6名地市职老领导和8名市管退休干部现场收到聘书。
“朝·夕缘”项目,是我市老干部工作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我市老干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坚持以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为重点,持续推进“标准+示范”建设,累计建成18个省级、40个市级示范党支部,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得到有形有效覆盖;注重老干部志愿服务特色团队、老党员工作室、银发人才库“三大平台”建设,为老同志更好发挥作用提供广阔平台;用心用情做好老干部服务保障工作,及时将党委政府的关心关爱传递到老同志心坎上,在“三有一落实”、适老化改造等方面精益求精,为老同志提供最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