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综合

兜牢民生底线 办好民生实事 增进民生福祉

我市书写残疾人事业温暖答卷

■融媒体记者 左文东 通讯员 陆耀琴 任明强

开设盲人按摩、居家客服、电商直播等培训班67个,受训1883人次,实现净增就业3738人;建成1个市级残疾人托养中心,升级改造6个县区残疾人托养机构;全市完成2076名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残疾人事业水平指数和发展指数分别达到98.07和94.81,皆位居全省第一……翻开我市残联今年以来工作成绩单,温暖和幸福交织,团结奋斗的底色鲜亮耀眼。

今年以来,市残联聚焦残疾人共同富裕目标,兜牢民生底线、办好民生实事、增进民生福祉,各项主要指标全部超序时完成,残疾人事业发展取得新的成效。

就业基础进一步稳固

6月15日,市残联工作人员来到淮安区山阳街道干沟村村民小吴家中,了解他的生活状况,并为他“送岗位”。小吴是精神残疾人,只要按时接受康复治疗,行为与常人无异,但之前找工作屡屡碰壁。根据小吴的实际情况以及就业要求,残联工作人员为小吴挑选了离家近的10多个岗位,并带着小吴前往企业实地参观。小吴最终被江苏双环齿轮公司录用,从事包装工作。“不依赖父母、有一份工作能养活自己一直是我的心愿,我一定会努力工作,特别感谢叔叔阿姨们的帮助。”小吴感动地说道。

“我们家的店是2013年开的,生意一直很平稳,但是后来受疫情影响,客源不断减少。残联得知情况后,搞了好几次按摩券发放活动,还推出了‘助残电子地图’,很多人持券来消费,生意越来越好,每个月收入增加了三四成。”我市一家按摩店老板对市残联发放助残消费券活动赞不绝口。

今年以来,全市残联开设盲人按摩、居家客服、电商直播等培训班67个,受训1883人次。落实按比例就业政策,完成599家用人单位、2290名残疾人按比例就业认证审核,发放达比例、超比例补贴113.44万元。开展残疾人之家提升三年行动,对全市142个残疾人之家服务功能进行优化,为3000余名残疾群众提供辅助性就业岗位。全省首创推出“助残电子地图”,发放助残消费券、按摩券价值71万元,帮助250多个残疾人经营主体引流增收。持续做优助残空间、美丽工坊、残疾人集中就业基地等项目,拓展了残疾人就业空间。今年以来,全市残疾人实现净增就业3738人,就业率达52.5%,同比净增7个百分点。

托养服务进一步提升

“之前在家里就是上半身和下半身完全不能动,到这里后,经过机构工作人员的精心照料和日常康复训练,自己现在能刷牙、能洗脸,简单的日常活动没问题了,心中的烦恼和抑郁可以说一扫而空。”在清江浦区残疾人寄宿制托养中心接受康复训练的一名残疾人对市残联提供的托养服务频频点赞。

今年以来,市残联深入推进“医康养托”融合发展,完善“寄宿制托养+日间照料+居家照护”服务模式,建成1个市级残疾人托养中心,升级改造6个县区残疾人托养机构。充分利用镇街卫生院、敬老院和民非机构闲置资源,开展寄宿制托养服务试点。全市新增托养1029人,累计托养服务11913人,其中寄宿制托养440人、日间照料3054人、居家照护8419人。

社会保障进一步完善

“我的孩子被确诊为神经性耳聋,当听到这个消息时,我几乎崩溃,但我告诉自己不能放弃她,要让她听到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我带着她到市博爱康复中心。孩子在老师的帮助下,从听不到、听不懂发展到能说会道。我特别感谢康复中心的老师们。”一名康复儿童的妈妈感激地说。如今她的孩子已经进入普通小学读书,并担任班干部。

今年以来,市残联完成2076名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将5505名精神残疾人纳入免费基本服药范畴,为3357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落实1.27万名残疾人签约家庭医生,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辅具适配率均创新高,《精准康复帮助伤友重启希望之路》获评中国残联康复部精准康复行动优秀案例。出台《淮安市残疾人两项补贴规范化管理精准化发放三年行动方案》,推动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高质量落实。据统计,今年以来,我市共发放两项补贴3.19亿元,惠及9.51万人,精准发放率达100%。帮助残疾人普遍参加养老、医疗保险,残疾人城乡居民参保率均达99%。开展持证残疾人意外伤害保险赠送活动,惠及7.57万人。为491名残疾学生发放教育专项补贴95.55万元,发放人数同比上升26.9%。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8%。

2023-12-09 兜牢民生底线 办好民生实事 增进民生福祉 1 1 淮安日报 content_235159.html 1 3 我市书写残疾人事业温暖答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