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潘梦洁 刘志钧
陈 诚
通 讯 员 张景国 孙银凤
陈 霞
在洪泽区东部、白马湖西岸有一条明朝遗存下来的岔河老街,浔河古道穿街而过,十里长河依街而流。古朴的砖雕、斑驳的门框、高耸的马头墙,还有那泛着悠悠青光的石板桥……走进岔河老街,岁月的沧桑感油然而生。
盛极一时
岔河,古名柘塘,是一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热土,有着底蕴深厚的人文资源。清末之前也称汊河,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汊河,即浔河支流,南有柘塘河,北有龙尾小河,合闵家荡,俱东注白马湖,二百步内,河势三分,因此得名。”后来汊、岔两字混用,就写成了岔河。浔河原名青州泾,又称青州涧,唐长庆(821—824)年间开以屯田,距今1200年。
由于地处长江和淮河相连的水上交通要道,岔河镇是漕运史上沟通南北的重要干线节点,在“以船为车、以楫为马”的时代,岔河老街拥有水、陆码头的双重特征,陆路通畅,水运发达,码头上热火朝天,河道上千帆云集,老街上商贾云集,发展至民国时期,更有着“小南京”的美誉,是运西一带的中心镇和商品集散中心。
岔河老街南北长1000余米,东西约650米。由南进入老街便看到岔河人民公社会堂,10多位老人分两伙围坐在门前打掼蛋,有说有笑,好不热闹。听老人们说,会堂以前主要用于文化活动和放电影、剧团演出、公社大小会议,建成后召开的第一次会议就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欢迎大会,现用于公益电影播放和文艺演出场所。
红色记忆
沿着老街向北走,看到城门样的建筑,上面写着“柘塘故里”几个字,穿过门洞就看到了岔河石桥。这座桥横跨浔河,为明清时期文化遗存,全石结构,两墩三孔,桥面用21块长条形石板平铺。听居民说,过去这座石桥上没有栏杆,河中两个桥墩,把桥分成南北纵向的三截,每截并排有4块桥板,一看桥板就是有了年头的,板面光滑得像面镜子,过桥时小心翼翼生怕滑倒。
穿过岔河石桥,就能看到淮宝县政府旧址。1940年8月,新四军在岔河镇开辟淮宝抗日根据地,先后成立淮宝县委和淮宝办事处,次年成立淮宝县政府。1941年8月1日,在岔河镇东滩广场,第4师参谋长张震代表师长宣布新四军第4师骑兵团正式成立。由此,岔河镇成为新四军骑兵团的孕育地和诞生地。
走进淮宝县政府旧址,彭雪枫夫人林颖亲手种植的腊梅映入眼帘。淮宝县政府旧址旁,新修建了红色广场——新四军骑兵团广场,建有浮雕墙、战士名录墙、升旗台、战马雕塑等。漫步其中,仿佛回到了战火纷飞、枪林弹雨的年代,令人感叹当下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老街新韵
老街盛极一时,石板路的两侧曾经店铺林立,夜里也是灯火通明。二荤馆、高家米店、红旗旅社、刘春风日杂店……这些具有年代感的商铺就是最好的证明。然而岔河寺庙以及5座镌刻有“柘塘故里”字样的过街楼等古建筑,大多毁于抗日战争时期。昔时岔河“三街六市五圈门,两河七桥九寺庙”的繁华景象虽不复存在,岁月留下的温婉与韵味却依旧清晰。
岔河老街文化底蕴深厚,得天独厚的历史资源保存现状为老街的保护开发利用提供了优越条件。作为第一批江苏省传统村落,近年来,岔河老街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利用,成为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基地和当地人文历史的“博物馆”。民俗馆里,陈列着众多当地过去使用的生产、生活工具;二荤馆内,再现岔河百姓请客设宴的传统风俗;老会堂中,升腾起当年大食堂的烟火气。
历经岁月的门板与屋檐,青砖灰瓦的建筑,门前闲坐的居民,像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缓缓讲述着老街的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