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潘梦洁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近年来,市市场监管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省知识产权局指导支持下,始终坚持把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提升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抓手,联合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守正创新谋发展,踔厉奋发开新局,着力增强县域市场主体自主创新能力、综合竞争力和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持续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同、一体推进的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工作格局,为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淮安在现代化征程上更好展示“象征意义”提供更强有力知识产权支撑。
2022年,淮安成功跻身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营商环境考核知识产权保护指标位居Ⅲ类地区第一,首次获得省政府督查激励。2023年,市市场监管部门聚焦县域经济突破主题,聚力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创建“淮知行”工作品牌,深入开展试点推进、示范引领等“八大行动”,知识产权领域新进展新变化新气象不断呈现。截至10月底,全市有效发明专利量6664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4.61件,比去年底增幅均为22.79%,增幅位居全省第四;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数量达130件,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全国领先。
品牌引领 纵深推进试点建设
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我市在全省率先推出“淮知行”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品牌,从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效能、优化知识产权服务供给、强化知识产权人才支撑五个方面进一步诠释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目标任务,体现出高标准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2022年以来,市市场监管部门对照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和“五区五高”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要求,围绕服务高质量发展、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先后推动出台《关于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市的意见》《淮安市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实施方案》《淮安市“十四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淮安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工作方案》,深入开展试点推进、质量提升、保护升级等“八大行动”,构筑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体系。坚持以试点城市工作方案16项重点任务为目标,强化部门协作:与市科技局、市工信局联合开展商标和发明专利“清零行动”,与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淮安分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联合开展“科技金融深化年”活动,与市版权部门、检察院联合开展冬奥版权保护集中行动,与市中院共建“诉调对接中心和纠纷调解工作室”,与市海关共同签署加强进出口环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备忘录,与市司法局联合成立淮安市知识产权法律援助工作站。继涟水县、金湖县、江苏涟水经济开发区、淮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功入选江苏省知识产权建设示范(县域、园区)后,盱眙县、江苏金湖经济开发区、江苏洪泽经济开发区又接续申报省级示范,金湖县申报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获省局推荐至国家局。
加大知识产权工作支持力度。联合市委人才办、市财政局研究加大市级发明专利奖奖补力度,优化奖补政策。近两年,市、县两级财政累计投入466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对标国家级保护中心标准建设淮安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以“1+9+N”模式加快知识产权工作站(商标品牌指导站)建设,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
固本强基 助力县域经济突破
知识产权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原动力。围绕“强链补链延链”,市市场监管部门聚焦“7+3”产业集群,以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为抓手,推动“助企强链”知识产权工作调研县区全覆盖,力促知识产权放管服改革和产业发展、县域经济突破相融合。大力培育高价值专利,发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水平,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仪器仪表产业是金湖县传统优势产业,也是专利密集型产业。今年4月,我市首家知识产权联盟——“淮安仪器仪表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在金湖成立。该联盟由江苏苏仪集团牵头发起,首批成员单位共计22家,将系统带动淮安仪器仪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推动高价值专利培育、专利交叉授权许可、创新主体向行业标准靠拢,加快产业专利领域布局,助推我市加快打造仪器仪表特色产业。
专利密集型产业成长性高、创新能力强,在支撑地方创新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市从企业和产品端发力,按照“统一平台、统一标准、统一认定”原则,在全市范围内备案认定一批知识产权竞争力较强的专利密集型产品,累计注册备案企业81家,备案专利产品134件。
积极探索数据知识产权金融创新。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细致梳理企业融资需求,联合银保监、地方金融监管等部门和在淮金融机构,探索推出“资产+”“信用+”“数据知识产权+”等新产品,帮助企业将有价值的“知产”变成可流通的“资产”,全市已经有3家企业获得15张“数据知识产权证书”。日前,已帮助某公司通过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获得南京银行淮安分行100万元授信放款,完成苏北首单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达303件、金额达28.8亿元,目标任务完成率位居全省前列。
因势利导 护航特色产业发展
淮安农产品和水产品种类丰富、品质优良。长期以来,我市以地理标志产品为突破口,挖掘一批、培育一批、申报一批,推动地理标志产品与特色农业融合发展,护航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2021年,盱眙县获批“盱眙龙虾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盱眙龙虾”被纳入第二批《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欧洲联盟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盱眙县23年接续打造龙虾节,至2023年,“盱眙龙虾”品牌价值已达353.12亿元,被评为“最佳富民增收产品”。
为深入推进品牌培育,强化典型示范,近年来,我市市场监管部门加快“盱眙龙虾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筹建“盱眙龙虾地理标志亚夫工作站”,辅导“盱眙龙虾”作为我省优秀地理标志代表参加2023年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商标地理标志品牌论坛。以“用活一枚地标、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为目标,指导举办盱眙龙虾节、金湖荷花节、蒋坝螺蛳节,推动将淮安地标产业数量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
除了“盱眙龙虾”,我市市场监管部门通过深度挖掘,筛选出“淮安大米”“淮阴黑猪”“金湖芡实”“涟水捆蹄”“洪泽湖螃蟹”等一批地方特色农产品,及时进行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以强化品牌保护,实施“市级地理标志促进和保护项目”,支持争创地标类“中国驰名商标”。同时,率先探索制定市级地标法规,推动将《淮安市地理标志保护条例》列入市人大2023年正式立法项目。全省首个地理标志管理类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使用管理规范》获批立项。联合市中院发布《关于加强地理标志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实施意见》,推动重点领域执法保护、专利侵权行政裁决等10项任务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