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 宇
本报讯 日前,88岁的刘奶奶因身体不适到市二院检查,CT检查结果显示“胸主动脉夹层”,血管随时可能破裂,患者短时间内有生命危险。主诊医师立即联系心脏外科主任朱逸会诊。朱逸经过仔细阅片,发现患者为罕见的先天血管畸形——迷走右锁骨下动脉。时间就是生命,任病情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朱逸立即安排患者住院,准备手术治疗。
朱逸介绍,人体的主动脉就好比房子里供水的主管道,各种原因导致的主动脉壁薄弱,都可能产生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其中,以主动脉夹层最为凶险、死亡率最高。这类患者通常有高血压病史,平日血压控制不佳,发病以急性剧烈胸背痛为主,一旦确诊,必须尽快到心脏外科就诊。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大血管疾病的治疗手段日益增多。市二院心脏外科除了常规开展全麻开胸体外循环下手术,还开展微创介入手术等,挽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
迷走右锁骨下动脉是一种主动脉弓解剖变异,正常情况下,右锁骨下动脉起源于头臂干,而迷走右锁骨下动脉患者开口于左锁骨下动脉远端主动脉,其走形与主动脉弓多成锐角,开口处主动脉壁薄弱,导致发生主动脉夹层的风险增加。
面对患者高龄、血管畸形等高危因素,拥有丰富主动脉夹层手术经验的朱逸决定带领团队迎难而上,为患者实施胸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面对先天畸形的大血管,传统的覆膜支架无法植入,必须对支架进行预处理,进行体外“双开窗”。这要求医生仔细阅读患者CT片后进行3D重建,精确计算测量主动脉和双锁骨下动脉直径、开口角度、血管之间的距离等数据。
术中,朱逸带领团队在体外将支架预释放出一部分,根据测量数据,对支架在右锁骨下动脉开口的地方精准“开窗”,既要保证右锁骨下动脉血液运输,又要确保支架到达理想的锚定区域。造影准确定位后,朱逸缓慢释放主动脉支架,各分支动脉显影良好。造影复查,支架内血流通畅,贴壁良好,无内漏。在麻醉科、介入科等多学科的通力协作下,手术取得圆满成功。
开窗技术是按分支血管开口在主动脉上的位置,分别在支架型人工血管上开不同的“窗口”,让血液通过“窗口”流动,从而保证人体分支血管血液畅通。该技术对血管定位要求极高,“开窗”的位置和患者体内血管的位置必须分毫不差,否则,支架释放后会造成患者局部缺血等严重后果。
术后,患者被送入ICU病房,医护人员对患者各项指标进行密切监测。仅1天,患者就转到心胸外科病房。目前,患者恢复良好,可下床行走,不久即可出院。
“目前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主要为外科开胸和介入治疗。”朱逸介绍,“随着心脏大血管介入技术的发展,覆膜支架原位开窗和预开窗术已成为治疗主动脉夹层的有力武器。它能够有效治疗夹层,并保证头颈部血供,具有夹层内漏率低、分支远期通畅率高、患者创伤小、预后理想等优点。”
市二院心脏外科团队在朱逸的带领下,不断探索创新,提升技术水平,常规开展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冠心病、胸主动脉瘤、心包疾病、心脏肿瘤、房颤等手术。
随着医学的发展,微创技术在心脏外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市二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朝着创伤小、安全性高的方向快速发展,治疗手段日益完善,门诊量、住院人数逐年增加,手术量尤其是微创手术数量和比重逐年提高,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今后,市二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将继续努力,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造福更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