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2022年,基地工业总产值110.2亿元,总收入104.7亿元,出口创汇4.4亿元。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把加强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写入“十四五”规划。对获批的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每家奖励50万元,激发县区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积极性。盱眙县编制出台《盱眙县凹土产业政策指导目录》,淮安区设立不低于1亿元的教学具产业集群专项资金。淮安现代教育体育高端装备制造特色产业基地的共创人造草坪公司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45%、全球市场份额17%,2020年9月成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淮安盐化工特色产业基地的实联化工总投资达15亿美元,真空制盐装置规模为全球最大,有力带动上下游企业的集聚,成为基地发展的主要增长极。
产业集聚“蓄潜能”
产业集群不仅是企业的集聚,更是人才、产业链以及供应链的集聚。提及集群式发展,仪器仪表制造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产业。今年3月,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金湖举行,来自全国各地仪器仪表行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们围绕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议题,积极谋划、建言献策,放大我市金湖仪器仪表产业集聚效应、品牌效应。
据介绍,为不断扩大仪器仪表产业影响力,培育壮大仪器仪表产业集群和创新集群,国家火炬淮安金湖仪器仪表特色产业基地按照“企业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保护环境”要求,构建金湖仪器仪表产业集聚区空间布局框架,引导配套企业、中介服务机构集聚基地,在实现共享中促进专业化分工,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布局进程,完善软环境配套,加快推动金湖仪器仪表产业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特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创新基地。目前,基地内形成以红光仪表、润仪仪表等企业为龙头,以多品牌系列仪表为拳头产品的产业发展格局。基地内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截至目前,基地内拥有各类仪器仪表市场经营主体近2000家,2022年,金湖县仪器仪表产业实现开票销售22.54亿元,同比增长24.44%;入库税收7922万元,同比增长26.75%。
产业集群为发展蓄势赋能。近年来,我市将智能仪表作为金湖县制造业重点培育打造的八大重点产业链之一,出台《金湖县仪器仪表产业链发展实施方案》,“一企一策”建立重点企业挂钩培育工作机制。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具有特色的现代制造服务业,打造集产、供、销、研于一体的大企业集团,促进企业由单一提供产品向提供成套化线缆仪表和工程承包发展,逐步实现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瞄准仪器仪表产业发展方向,聚焦产业发达地区,组建仪器仪表产业招商小分队,大力实施驻点招商、以商引商,促进相关企业集聚。不仅如此,我市还发挥国家火炬淮安盱眙凹土特色产业基地凹土资源优势,不断探索产业突破的新方向,成立“江苏省凹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为全国权威的凹凸棒石制品检测机构,促进产业和资源进一步集聚。数据显示,2022年,我市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稳步推进,企业已增加至1602家。
创新体系“搭平台”
日前,记者在位于盱眙县凹土科技产业园的江苏纳欧新材料有限公司看到,为国内知名化妆品品牌提供原料的产品正在加快生产。“每吨千元的凹土原材料,通过紫外线阻隔专利技术实现产业化应用,每吨产值40万元。相比原料,产品价值放大了400倍。”江苏纳欧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姚超告诉记者,将技术成果产业化,是每位科研人员的终极梦想。“公司能有今天,真心感谢国家火炬淮安盱眙凹土特色产业基地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创新平台。”
“我们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研发团队开展合作,重点向产业和企业倾斜,其中中国科学院盱眙凹土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是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共建的科创平台,也是中科院成立的全国首家县级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同时,成立江苏凹凸棒石产业技术研究院,积极服务基地内企业。”盱眙县凹土应用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中心主任臧垚说。
打造创新平台,构建创新体系,是实现我市产业基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支撑。近年来,我市围绕提高基地创新能力,加大统筹协调力度,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特色产业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展现出极其旺盛的生命力,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目前,全市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建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3个,省级产学研联合重大创新载体6个。
“站在新起点上,淮安将继续以推进自主创新为主线,以发展区域优势产业为宗旨,锚定提高区域产业国际竞争力目标,突出特色化、专业化和集群化,将基地作为发展区域优势产业和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平台和抓手,力争把基地建成内部交易成本最低、外部经济效益最大、上下游互联、产学研互动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使之成为发展区域经济的优势产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新引擎’。”市科技局局长胡长青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