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何 渊 卢化福
通 讯 员 李炳瑶
金秋时节,正是芡实大量上市的季节。日前,记者在淮安区车桥镇卢滩村看到,农民们正集中采摘芡实,以满足市场需求。芡实颗颗饱满,农民们脸上也露出了丰收的喜悦。
数据显示,车桥镇现有耕地9.8 万亩,其中芡实种植面积达到3.3万亩,占耕地面积超三分之一。今年,芡实年产量预计达到0.25万吨,年总产值2.1亿元。车桥战役中围点打援的芦柴滩,如今成了种植芡实的绿水塘。车桥这片红色热土,已经成为全国芡实种植面积最大的单体乡镇,种植芡实成了村民们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从12亩到3万余亩
“小时候一放暑假,就把没去壳的芡实当玻璃球玩。”1995年出生的陈杰,如今是创兴德(淮安)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小时候的他没想到的是,当年的“玻璃球”成了改变他和很多小伙伴家庭命运的“金豆子”。
陈杰是伴着车桥芡实一路成长的。芡实在车桥常见,一直有种植的历史。但是,车桥规模化种植芡实第一人还要数陈杰的父亲陈殿平。20世纪90年代,陈殿平在外地打工时发现了芡实的商机,便回到车桥花了500元承包了12亩芦苇荡,种起了芡实。尽管当年只种成功了3亩,但每亩收获芡实20千克,卖了2000元钱。对比种植粮食的收益,陈殿平深受鼓舞。随着芡实越种越多,家庭收入水涨船高。周边乡亲看到陈殿平成功了,纷纷前来取经。
种植大户孙小羊告诉记者,他从2014年开始种植芡实,如今流转了260亩地用于种植芡实。每亩纯收入能达到1800元左右。如今,车桥像孙小羊这样的芡实种植大户达到了150家。从最初的12亩,再到后来的2万亩、3万余亩,车桥芡实不经意间实现了规模化种植。
从5千克到200千克
加工芡实,5千克是人工剥壳一天的产量,200千克是机器剥壳一天的产量。2011年,车桥率先采用机械化生产加工芡实,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芦家滩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志高看来,很难说是种植规模化倒逼出生产机械化,还是生产机械化助推了种植规模化。“你看我家的四台机器,开足马力能够满足300亩芡实塘的加工生产需要。如果没有机器加工,我只能种三四十亩。”周志高说。
产量产能的提高对芡实的保存、深加工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年,车桥镇引进特殊低频极化电场保鲜技术。“这一技术能够较好保存鲜芡实的品质、延长保鲜期,为远距离物流提供了保障,扩大了芡实的销售半径。”车桥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万士俊说。
产业链也得以延伸。陈杰告诉记者,芡实食品不仅口味独特、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多重功效,是祛病强身的佳品。当前车桥正在开发芡实粮油制品、芡实乳制品、芡实饮品以及芡实香肠、罐头和八宝粥等产品。
目前,车桥已经形成包含规模种植、集中采收、预冷保鲜、精深加工、电商销售等较为完整的芡实产业链条,正全力打造集产品研发、商品展销、电商直播、技术培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产业链,以实现芡实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
从150克到250克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最初车桥镇种植的芡实是陈殿平从外地引进的“苏芡”。“苏芡”最高产量可以达到500克大果产出250克芡实米,但近几年产出率却下降了。“最低的一年,500克大果只产出了100克到150克的芡实米。”陈杰回忆。
要提高产出率,必须研发果大皮薄、产出率高的新一代芡实种子。为此,车桥开始研发属于自己的“淮芡”。在车桥芡实育苗核心基地,记者看到大片“淮芡”苗长在水塘中。万士俊告诉记者,“淮芡”500克大果可以产出250克芡实米,如果气温、阳光条件好,产出率还会更高。
目前,车桥建成了芡实育苗核心基地,同时成立了芡实产业研究院,全力推动研发果大皮薄、产出率高的新一代芡实。近日,第二届“车桥芡实”文化节上,车桥镇分别与8所科研院校、6家食品药品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推动“车桥芡实”向科技化、市场化、品牌化迈进,为车桥镇实现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澎湃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