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
改革中的先锋作为
1986年9月20日,时任耿车乡党委书记的徐守存受邀到北京参加全国小地区发展战略研讨会。同年9月26日,《人民日报》以《“耿车模式”有较大适应范围,首都专家学者肯定耿车乡发展乡镇企业的经验》为题作了报道。
作为“耿车模式”的创始人,徐守存于1983年3月从宿迁县纪律检查委员会调到耿车乡担任党委书记。当时,耿车乡流传着一首民谣: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糠菜半年粮,到处去逃荒。面对这样一个“穷乡”,徐守存上任伊始就开始寻找办法拔“穷根”。深入苏南、温州等地调研走访和学习经验,针对耿车实际,徐守存决定把发展乡村企业作为耿车脱贫致富的突破口。
很快,耿车掀起了一股全民创业热潮。在此过程中,耿车通过发展乡办、村办、联户办、户办企业,使乡村企业成为技术水平高、经济效益好的骨干企业,同时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技术资源,鼓励农民联户办、户办家庭小加工业,在乡办、村办、联户办、户办企业中做到合理分工、互相补充、协调发展。
1985年,耿车的乡村企业年产值达1422万元,是1983年的3.8倍,人均年收入从不足两百元猛增至四五百元,全乡出现16个万元户。1986年,耿车已拥有村办企业59个,联户办、户办企业增至4567个,企业产值上升至4691万元。
1985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来到淮阴等地调研乡镇企业,认为耿车的做法是一条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采取简单加工的方式发展家庭工副业的路子。次年5月,他再次来到耿车,把耿车的做法同“苏南模式”“温州模式”进行了对比,认为这是苏北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
1986年5月16日,《人民日报》刊发了时任淮阴市政府秘书长李阳的长篇通讯《“耿车模式”诞生记》,同时配发了短评《好一个“耿车模式”!》。同年11月15日,新华社《经济参考》刊登了《“耿车模式”调查》。耿车,这个当年人口数不足4万的乡,吸引了7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
回眸处的价值观照
在改革开放的演进脉络中,“耿车模式”能够产生全国影响,主要还是因为回应了农村在实现温饱后如何发展非农产业的问题。众所周知,20世纪50年代后期社队企业的发展,为后来苏南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奠定了基础。但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苏北地区,一没有产业基础,二没有邻近上海的区位优势,非农产业发展难度很大。“耿车模式”的价值在于找到了经济后发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新路子。
“耿车模式”的核心内涵是“四轮双轨”。“四轮”汇集和整合了乡、村、户三个层级的产业资本,实现了单一主体无法完成的资本投入;“双轨”则激发了集体和民间两方面的活力,促进了乡镇企业和家庭工副业联动发展。换言之,“耿车模式”的范本意义,第一在于探索出资本稀缺条件下发展乡村工业的新路子,第二在于调动各方积极性、实现产业相对集中发展。
时过境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多数乡村的工业化逐步开启新模式。以淮安为例,原有的以在地资本为主的格局让位于外来资本主导,空间上则以乡镇工业集中区或开发区分园区的形式形成集聚。当前,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引领下,实现乡村生态价值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如何使乡村生态资源转化为乡村产业发展的资本,这一问题与耿车当年面临的问题是相近的。也正因此,虽然“耿车模式”的具体内容已经成为“过去时”,但其挖掘内生动力的方法仍具有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