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左文东
通 讯 员 罗爱锋 王小青
贾 婧
2022年,淮安高新区补短强特、创新实干,科创要素加速集聚。“今年,将紧紧围绕淮阴区委区政府‘全国百强区、全国百强高新区’目标定位,强化科创引领,持续集聚园区发展动能。立足现有资源和发展阶段,加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力度,加强产学研合作,重点引进和培育一批科技型企业和高层次人才,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日前,淮安高新区人才科技局局长杨奇伟说。
做优建强科创综合体。持续加大江淮科技园招商力度,力争年底前有效使用率达75%以上。进一步提升科创园、宁淮电子产业园、中业慧谷软件园落户企业质效,创新方式方法,倒逼低质效企业转型升级、嫁接项目、置换退出,推进“园中园”布局优化、功能提升。加快孵化器、众创空间扩容升级,推动启迪物联网、智汇港、华青梦工厂申报省级和国家级孵化器,力争到2024年底实现国家级孵化器零的突破。
引进培育科技型企业。深耕“绿色食品、新型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主导产业,持续开展“产业强链”“百企引航、千企技改”行动,推动骨干企业树品牌、提标准、强质量,培育上市后备企业5家,助推中天钢铁精品钢帘线项目入选“灯塔工厂”名单。聚焦潜力型、成长型中小企业,培育更多制造业单项冠军,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梯次培育计划,对重点科技型企业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支持其承担省市科技成果转化、重点研发计划等科技计划项目。支持指导迈尔汽车、骏盛新能源等头部企业加大研发力度,联合高校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创建国家级研发机构和实验室,力争全年获批高企30家以上,技术合同交易额14亿元以上,加快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步伐,完成75个以上发明专利授权量。
引进高层次人才队伍。优化“双招双引”和产才融合联动机制,用足用好人才新政和头部企业个性化扶持政策,主动对接国内知名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引进优质科技资源和创新团队,不断拓展创新潜力,力争2023年申报市级以上人才及创新创业团队15名(个)以上。积极创新科技服务,搭建科技合作承载平台,继续以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在高新区集聚作为科技合作工作的重点,加强与东南大学对接,共建东南大学国家技术转移淮安分中心,在高层次人才引进、高新技术转移、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开展密切联系和交流合作,建立优势互补机制,加速科技资源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