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淮安经开区

全心全意为群众办成事

经开区扎实推进“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运行机制建设

■通讯员 丁 雯 黄明杰

本报讯 近年来,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效推进“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运行机制建设,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优化政务服务营商环境,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便捷、高效、舒适的办事体验。

创新工作机制,实现问题“好反映”。经开区遵循分类办理、闭环管理、高效协同原则,创新建立“办不成事”行政审批反映窗口工作机制,最大限度疏解群众办事堵点。一是建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受理机制。在政务服务中心增设“办不成事”协调办公室,在审批服务大厅总服务台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专门安排业务水平高、协调能力强的同志受理群众诉求、记录派发工单、全程跟踪督办、及时回访办结、定期汇总分析,协调解决企业和群众在线上或线下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时遇到的疑难事项和复杂问题,让群众有事找得到办理的地方,好办事,办得成。二是建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与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政务服务“好差评”等平台载体的联动协同机制,向企业和群众提供多维度、全方位的服务。三是充分发挥政务服务管理机构协调各方的优势,建立健全联席会商、调研座谈、现场会办、统筹调度、督查督办等“横向、纵向、内外”联动机制。今年以来,“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共受理群众“疑难杂症”事项5件,解决率100%。

落实“诉接速办”举措,确保问题“好解决”。面对“办不成事”的难题,经开区行政审批部门接诉即办即协调。日前,徐杨街道居民赵先生携其年迈的叔叔到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不动产权证过户业务,赵先生希望把房产证上他和叔叔两个人的名字变更为其一人。窗口工作人员在办理业务时发现老人身患残疾,听不到也不会说话,不认字也不会写字,且患有白血病。经了解,老人没有伴侣且无儿无女,赵先生打算办理过户后将房子卖掉,用卖房所得款项为老人治疗疾病。由于老人年事已高,并且身患疾病,无法辨认自己的行为,窗口工作人员依据有关规定拒绝办理此项业务。赵先生因未办成业务,情绪非常激动,连续两天将残疾老人单独留滞在政务服务中心窗口,110数次出警处置无果。区行政审批局牵头启动“办不成事”联动协调机制,召集徐杨街道办事处、区住建局、区资规局、白果村、区政务中心分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会办此件聋哑残疾人不动产权证过户事宜,多次与相关业务主管部门沟通,会同律师研究形成解决方案。区行政审批局和相关部门人员赴医院现场办理相关手续,原本“办不成”的难事得到圆满解决。

持续优化服务,助力群众“好办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虽小,解决的却是群众关注的“大事”。经开区行政审批局负责人表示,将在肯定成效、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以此为契机健全“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工作机制,进一步畅通民意反馈渠道,聚焦各类问题诉求,积极探索流程优化与服务提升路径,持续推进政务服务运行标准化、服务供给规范化、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化,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2023-06-01 经开区扎实推进“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运行机制建设 1 1 淮安日报 content_216535.html 1 3 全心全意为群众办成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