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社会

夏粮收购知识问答

1.当前我国实行怎样的粮食收购政策?

当前我国粮食收购分为市场化收购和政策性收购。市场化收购指粮食价格由市场形成,粮食收购者可以按市场价格直接收购农民交售的粮食,市场化收购是粮食收购的主渠道。

政策性收购主要是国家为了实现宏观调控目标,在特定区域和特定时段内的特定条件下,委托具备资质条件的粮食企业,以规定的价格收购符合质量要求粮食的收购方式。2023年国家继续在小麦和稻谷主产省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

农民可以根据市场行情和自身条件,自愿选择粮食收购者交售粮食。

2.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国家会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

小麦最低收购价预案执行时间为当年6月1日至9月30日。在此期间,当粮食市场收购价格持续3天低于国家公布的最低收购价格时,由中储粮分公司会同省级粮食、价格、农业、农业发展银行等部门和单位提出启动预案的建议,经中储粮集团公司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批准,在省(区)内符合条件的相关地区启动预案。2023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7元。

启动预案地区,当市场价格回升到最低收购价水平以上时停止预案实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支持各类企业开展市场化收购。

3.小麦价格是如何形成的?

国务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第四条规定,粮食价格主要由市场供求形成。

4.从事粮食收购有什么准入条件?

从事粮食收购的经营者,应当具备与其收购粮食品种、数量相适应的能力。

从事粮食收购的企业,应当向收购地的县级人民政府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备案企业名称、地址、负责人以及仓储设施等信息,备案内容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变更备案。

5.2023年夏粮收购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部门4月28日印发《关于切实做好2023年夏季粮油收购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实发挥政策性收购托底作用,坚决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要严格执行质价标准,不得压级压价、抬级抬价、拒收符合标准的粮食。要严厉打击涉粮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和粮食经营者合法权益。严肃查处未按规定告知、公示粮食收购价格,未及时支付售粮款,以及“虚假收购”“先收后转”“以陈顶新”“以次充好”“转圈粮”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涉粮资金监管,强化警示震慑作用。

6.粮食收购者在粮食收购过程中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粮食收购者收购粮食,应当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按质论价,不得损害农民和其他粮食生产者的利益;应当及时向售粮者支付售粮款,不得拖欠;不得接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委托代扣、代缴任何税、费和其他款项。

7.卖粮过程中如何避免“打白条”?

农民卖粮应坚持“一手粮、一手钱”,如遇到压级压价或者“打白条”的情况,应当保存相关收购凭证、检斤验质单等证据,及时向当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投诉举报,或拨打市粮食流通咨询投诉电话9688981。对投诉举报的问题,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机构应及时受理,并认真核查有关情况,对违规行为依照粮食流通管理法规作出处理,同时将核查处理结果反馈给举报人。

8.农民如何方便售粮?

农民可以安装“满意苏粮”APP,通过手机查询国有粮食企业是否有空仓容收粮等基本信息,提前联系,就近卖粮。

9.小麦的储藏有什么特点?

小麦具有吸湿性强、后熟期长、较耐高温、耐储性、易受虫害等特点。

10.如何储藏小麦?

严格控制水分:应充分利用小麦收获后的夏季高温条件进行暴晒,使小麦水分控制在12.5%以下,再行入库。小麦入库后则应做好防潮措施,并注意后熟期间可能引起的水分分层和上层“结顶”现象。

热入仓密闭储藏:小麦通过日晒,可降低小麦含水量,同时在暴晒和入仓密闭过程中可以起到高温杀虫的效果。对于新收获的小麦能促进后熟作用的完成。热入仓密闭储藏所使用的仓房、器材、用具等均需事先杀虫。

低温密闭储藏:小麦虽耐高温,但在高温下持续储藏长时间也会降低小麦品质。因此,可将小麦在秋凉以后进行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充分散热,并在春暖前进行压盖密闭以保持低温状态。低温储藏是小麦长期安全储藏的基本方法。小麦保持一定的低温,对于延长种子寿命,保持品质有一定的好处。

小麦还可以在冷冻的条件下保持良好的品质,如干燥的小麦在-5℃的低温条件下储藏,有利于生命力的增强。因此,利用冬季严寒低温,进行翻仓、除杂、冷冻,将麦温降到0℃左右,而后趁冷密闭,对于消灭麦堆中的越冬害虫,有较好的效果。低温密闭可以长期储藏,但要严防与湿热气流接触,以免造成麦堆表层结露。

2023-06-01 1 1 淮安日报 content_216518.html 1 3 夏粮收购知识问答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