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欧清明 许 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坚持不懈打通农业科技转化落地“最后一公里”,运用科技利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离不开一支长期扎根农村、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基层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项目管理科科长张军就是其中一员。
张军毕业于扬州大学,是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博士、正高级农艺师。毕业后,他主动到基层从事农技推广工作,长期扎根在我市稻麦综合示范基地从事水稻“五新”技术推广等工作,多次获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和奖项,为全市水稻生产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科技支撑。2020年,他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今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为稻痴迷
2013年,刚毕业的张军和很多毕业生一样,面临就业选择问题。苏南经济条件好,但苏南水稻种植面积少;苏北相对落后,但水稻种植面积大,研究空间广阔,在他犹豫不决时,他的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洪程说:“国家培养一个博士生不容易,你应该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张军听了这句话,毅然选择到淮安工作。
他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后,领导鼓励他多挑担子多实践。于是,他主动申请到一线从事水稻栽培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其间,他积极向前辈请教、与农户交朋友,常常到田间地头调研了解水稻生产情况。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他痴迷于稻作技术研究。扎根基层10年,他逐渐成长为全市水稻栽培领域“尖兵”,自己下决心把这条阳光大“稻”走到底,为淮安稻米产业发展做好技术服务。
汗洒稻田
从事水稻大田栽培技术研究工作,必须经得住风吹日晒的考验。每年5月至11月,是张军和团队成员工作最繁忙的季节,其中6月中下旬最为忙碌、辛苦。为种好“样板田”,他们每天早上5点左右出发,赶往15公里外的凌桥示范基地;6点左右开始下田作业。他们和庄稼人一样,趁早凉工作,一天中除了吃饭时间在室内,其余时间都在田里度过。有时室外温度达40°C,他们仍坚守在田间地头,工作服湿了干、干了又湿。晚上,张军还得跟团队队员商量制定第二天工作方案,到家已近晚上9点。这种“朝五晚九”的工作模式,他坚持了10年。
高温时节,庄稼人都吃不消,张军却泡在田里,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他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禾苗,他的成绩也得到同行、专家和农民的认可。他本人先后入选省第五、六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获得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评省、市科技之星和文明职工等。
科技强农
淮安素有“鱼米之乡”美称,曾有“全国好大米在淮安”良好口碑,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稻米需求方向转变,而淮安稻米因产业转型慢导致市场竞争力下降、农户收益减少。对此,张军提出水稻机械化绿色高效栽培的发展方向,率先全市引进钵苗机插技术和设备,既解决偏迟熟优质粳稻机械化移栽难题,又提升了水稻品质。他先后推广南粳9108、徐稻9号等10多个优良食味水稻品种,推广新技术6项,为提升淮安大米市场竞争力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撑。
当好基层农技员不容易,他们既要掌握专家提供的技术,又要把技术传授给农户,张军在这方面算得上是行家里手。水稻精确定量施肥技术,专家建议淮安大面积穗肥施用时间为倒3叶期。农户问:“啥时候是倒3叶期啊?”张军根据自己常年对水稻叶龄追踪情况,把穗肥施用时间简化为水稻栽后的具体天数。他对农户说:“稻子栽后45天就能施用穗肥。”这样农户一听就懂。2017年,张军结识了种植5000多亩水稻的服务对象张久成,向他推广水稻节氮高效施肥技术,施肥量可减少15%至20%。而张久成怎么也不敢这么做,张军便选了10亩地,向他传授技术与管理要点,最后产量不降反增,当年节约成本10余万元。张军和团队成员不断进行技术创新,集成“淮安大米”绿色栽培技术体系,应用新技术种植的水稻单产较常规种植增收近50公斤,合计节本增收165元/亩,新技术应用面积累计270余万亩,成果申报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张军围绕淮安水稻轻简化、绿色化栽培进行创新集成,先后获得省农技推广奖等5个奖项,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在国内权威期刊发表文章20余篇。
2023年,他和团队成员围绕做优做强淮安稻米产业目标,筛选好吃、好种的水稻新品种,创新集成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用心做好淮安稻米产业发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