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滟晓
本报讯 近日,笔者走进淮阴区马头镇河滩村,429省道沿线两侧成方连片的大田和一排排蔬菜大棚映入眼帘,以往的“巴掌田”“斗笠田”“皮带田”已难觅踪影。为解决土地非粮化问题,提升中低产田品质,达到富民增收目的,2022年,河滩村在公共空间治理过程中,采取“先收回、再规划、后建设”模式,将小田变大田,收回429省道沿线两侧大小不一、分布零散的168块400余亩土地,争创马头镇产业壮村示范园。
手中有资源,脚下有路线。马头镇坚持“一村一策”原则,做到“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利用集体资产资源提升村集体运营能力和经济效益。河滩村集体创办合作社多年,拥有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近几年通过“藕虾混养”项目积累了一定资金资产资源。借着公共空间整治收回大量集体土地的“东风”,该村创建产业壮村示范园的想法,得到马头镇党委政府的肯定,便集中力量投入实施。
选对好产业,敲开致富门。针对回收地块较为零散、利用率及收益性不高等问题,河滩村在选择产业项目的同时,思考将土地“变小为大”“变废为宝”,多次召开群众座谈会听取村民意见。8户村民主动提出置换17亩土地,最终完成400余亩零散地块整合。辣椒产业种植门槛低、风险小,尤其是红椒皮薄肉厚口感好、消费市场看好、换季种植收益高,再加上河滩村土壤适宜种植辣椒,不少农户除了种植一稻一麦,田里都种上了辣椒。结合区农业农村局红椒产业壮村项目,河滩村利用流转溢出的23亩土地、与群众调剂的17亩土地等,建成220余亩辣椒产业种植基地。
雏形初已现,且待显峥嵘。河滩村辣椒产业种植基地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发包,形成村集体设施农业,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发展与环境改善相互促进。村集体领办合作社,担起管理者和经营者责任,以集体名义种植和售卖辣椒,产业收益按“442”分成,即村集体获收益4成、基地管理人员和工人工资占收益4成、剩下的2成收益作为产业壮村示范园建设基金。2022年,通过辣椒产业种植基地项目,河滩村村集体经济增收7万余元,为周边农户提供就业岗位12个,人均增收5000余元。
今年,该村辣椒产业种植基地计划新建28个大棚,现已建成现代化保温大棚8个,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0万元。此外,切实增加蔬菜种植品种,目前,小黄瓜、豆角已进入试种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