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 宇 李 丹
本报讯 进入春季,流感高发,不少市民陆续出现咽痛、发热等症状。近日,市二院急诊单日就诊量迅速攀升,达到近700人次。院党委书记吉雅玲第一时间到急诊调研指导工作,指挥协调相关科室,梳理优化就诊流程。急诊与重症医学部紧急安排急诊内科增加诊室,调派医生予以支援,根据患者需求进行弹性排班,高峰期时有5名急诊医生同时接诊,全力保障患者健康。
在应对流感的同时,急诊与重症医学部丝毫没有放松对危重患者的救治。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是市二院急诊与重症医学部常规开展的一项重点技术,是众多危重患者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在近两周时间内,ECMO团队全力应战,成功抢救4名危重患者。
“杨主任,您脚踝都伤成这样了,快休息吧!”“没事,不影响。我是病人,更是一名医生。”在急诊抢救大厅,意外受伤的急诊与重症医学部副主任杨海晨拄着双拐,坚持在一线抢救患者。
“朱老师,您坐会儿吧,别让脚踝伤得更重了。”急诊与重症医学部护士长助理朱媛在上班途中被撞伤左脚踝,面对患者和同事的关切,她毅然选择坚守岗位。
在急诊与重症医学部,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他们早已形成“轻伤不下火线”的科室文化。不顾伤痛的敬业精神鼓舞着科室每一位医护人员,大家都铆足劲,奋战在抢救病患的最前沿。
为了及时诊治患者,急诊与重症医学部将战线前移,从抢救大厅调派护理组长支援预检分诊工作,加强预检分诊力量。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使分诊护士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急诊与重症医学部护士长李丹说:“我们要用最快速度分流急诊患者,及时做好分级分区域就诊,保障每位患者都能在最短时间内接受诊治。”
一天上午,分诊护士李春艳正在回答患者的询问,突然她的余光发现不远处有位患者情况不太对劲。李春艳立即上前,经过询问,发现患者口齿不清、一侧肢体乏力,她立刻判断患者疑似急性脑卒中。于是,她立刻用平车护送患者通过“绿色通道”优先就诊,并请同事暂时代替自己进行分诊工作。她一边安慰患者,一边为其完善相关检查。经医生诊断,考虑患者为急性脑血管病,立即安排专科医生进行急诊溶栓治疗并收治入院。“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时间就是生命,多等待一分钟,对患者的预后都可能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李春艳说。
由于患者数量达到了平常时期的三倍,护理部主任唐金凤经常到急诊预检分诊台指导护理工作;杨海晨和副主任医师葛文汉坚守岗位,寸步不离;副护士长张亚娟、冯路坤每晚轮流值班,减轻当班护士压力……在急诊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即使在就诊最高峰的时段,急诊大厅里依旧秩序井然。
一门内外,生死之间。不辜负每一位患者的信任,上下一心、团结一致,是市二院急诊与重症医学部对患者不变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