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
春风十里,“植”得有你。我市持续推进全民义务植树向纵深发展,充分挖掘有效载体,拓宽义务植树尽责渠道,提升“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建设质量,实现“随愿植树、随处植树、随时植树”。白马湖森林公园作为淮安首家国家级“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造林绿化、认种认养、志愿服务等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让更多市民可以在城市最近的“远方”种下一抹新鲜的绿;省级“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古黄河生态廊道,已连续2年组织单位及社会团体、爱心家庭参与植树及树木认养等活动。
数据显示,2022年,我市共完成造林绿化面积2.67万亩,其中新增造林面积0.485万亩,超额完成计划,建成了51个省级绿美村庄。我市还构建林长制运行长效机制,以“林长制”促进“林长治”,全市7个县区97个镇(街)1419个村(社区)设立林长,形成市、县、镇、村四级林长体系,全年各级林长巡林2000余次,持续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淮安。
“执”此青绿 向美而行
市民王华胜是一名长跑爱好者,郁郁葱葱的钵池山、绿树掩映的洪泽湖大堤等地成为他和跑友们的好去处。市民卢玉中则喜欢带着孩子去古淮河国家湿地公园露营,夏日的繁花、秋日的“金彩”……喜欢摄影的他,经常与网友分享露营时拍摄的美景,获得不少点赞。
共“植”青绿、共“执”青绿,绿色已经深入我市生活、生产各个角落。坚持绿化与彩色化、珍贵化、效益化有机结合,突出丘陵山区,洪泽湖、白马湖周边,黄河故道、京杭大运河、淮河等主要河道沿线生态廊道建设,按照“河渠路田林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大农田林网建设力度,深入开展“千村示范、万村行动”绿美乡村建设行动。坚持城乡一体绿化理念,推进城乡联动,深入挖掘国土绿化潜力,积极推进绿美村庄、森林步道等民生实事项目,全力打造一批绿化精品工程,努力实现宜绿空间应绿尽绿。
“十四五”以来,我市完成造林绿化面积6.23万亩,建成省级绿美村庄96个,“一山一网、四湖多廊”的新格局逐步形成。
“值”此青绿 共享红利
绿色,是新发展理念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市守护的既是绿水青山,更是新的发展机遇。
金湖水上森林公园,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苏北塞罕坝”。40多年前,这里还是被形容为“宁上刀山,不上柴滩”的芦苇滩涂之地。从一棵树到一片林,一代又一代人植树绿化的步伐坚定不移。如今,景区内不仅有水面与杉树交相辉映的四季风光,也有河网密布的湿地风貌,其中水杉池杉6000多亩、芦苇荡3000多亩。这里一年四季花草相伴,独特的地理环境使这里不仅是鸟类、水生生物、喜阴植物、微生物的欢乐世界,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家园,实现从一片林到一座“绿色银行”的转变,秀美的绿色风光、丰富的游玩项目引来如织游人,“森林旅游+体育”的健康生活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
今年2月,白马湖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如今的白马湖湿地,“生态+旅游”正形成良性循环,“杉”水林田湖草正变成“金元宝”,以生态农业、文化创意、休闲度假、康体养生为主导的产业布局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