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丁德昶 侯 超
本报讯 日前,在位于盱眙县西南山区的天泉湖镇龙山社区,靠养牛过上好日子的农民冯敬雷一边忙碌,一边告诉笔者,2022年,他家靠养殖黄牛收入达17万元。
养牛是盱眙县山区的传统特色产业,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这里农民每家每户散养黄牛一般都在3—5头。冯敬雷的父亲冯奎看到黄牛肉市场前景广阔、山地野草资源丰富,便开始养殖黄牛。2022年,盱眙县山区黄牛养殖规模达到50万头。县政府先后主办了三届牛肉节,把黄牛养殖作为乡村振兴主导产业进行培育扶持,养牛产业由此驶入发展“快车道”。
龙山社区辖区有丰富的玉米、花生、黄豆、秸秆资源和牧草资源,陡沟组的冯庆海家年黄牛出栏90多头,纯利润40多万元。冯庆海饲养了19头母牛,自繁自养自屠宰,形成产业链条。陈凯、陈强兄弟俩原在苏南打工,他们认准养牛业发展前景广阔,毅然辞掉月薪8000多元的工作,回到龙山办起养牛场。
凤山村党总支书记张飞燕告诉笔者,过去一家一户养牛养羊3—5头(只),牛羊吃的是百草,喝的是山涧泉水,品质闻名江浙沪。现在农户养殖适度规模化,但牛羊吃的仍是山上的百草(含中草药),喝的还是山涧的泉水。每逢春节,到天泉湖订购牛羊肉的客商川流不息,有的要住在小镇的民宿里等上两天才能拿到牛羊肉。在发展养牛业的同时,传统的养羊业也不断发展并形成规模,村民王文权、刘兵、周明虎、祖广兵、王学忠等49户人家每年养羊出栏都在100只以上,利润在6万元左右,基本上实现了自繁自养的良性循环。
为有效保护青山绿水,盱眙县广大养牛户一改过去在山上散养的传统,建养殖场,实行标准化养牛。盱眙县相关领导表示,2023年,盱眙县将把养牛业作为优势产业加以培植,持续增加山区农民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