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2013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淮安代表“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赋予了淮安光荣使命,标定了淮安发展航向。十年来,全市人民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坚定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各项事业与全国全省一样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今年是践行总书记对淮安殷切嘱托、更好展示“象征意义”10年再出发的起步之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本报特刊发“践行嘱托十年间”主题宣传报道,全面展示十年间我市开展的创新实践和积极成效,以及追逐中心城市复兴梦想的新思路、新举措,充分展现全市人民扛起“象征意义”光荣使命的澎湃激情和奋进脚步。
■融媒体记者 刘 权
嘱托在心,勇毅前行。十年来,淮安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经济高质量发展捷报频传,重大项目纷至沓来,营商环境优势更加彰显,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在不断刷新“进度条”中,淮安经济发展取得累累硕果,交出亮眼“经济答卷”。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1920.91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4742.42亿元,连跨三个千亿级台阶,全国排名前进21位,位列第59,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新提升。
聚力项目攻坚
铸强工业“主引擎”
春日的淮安大地,发展热潮涌动。2月8日,中国巨石淮安涟水玻璃纤维零碳智能制造基地奠基暨一期项目开工。巨石淮安基地项目规划总投资超百亿元,建设全球玻纤行业首个零碳制造基地。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和根基,项目建设特别是重大项目建设是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多年来,淮安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环境是金”工作导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拓展工业发展的源头活水。全球第一大线路板生产基地——庆鼎精密电子、全国最大的LED外延片及芯片生产基地——澳洋顺昌光电、全球风电齿轮传动领域领军企业——南高齿、国家级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中天钢铁、光伏行业龙头企业——天合光能、中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比亚迪等产业龙头企业纷纷落户淮安,一大批优质重大项目快建设、快投产。在招大引强推动工业发展步入快车道的同时,淮安对标“全国一流、全省领先”标准,持续深化营商环境集成改革,优化提升101%优质服务品牌,数字化联合审图、重特大产业项目“拿地即开工”改革等走在全国前列。在全国工商联“万家民企评营商环境”调查中,淮安得分位居全省第二。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淮安坚持把产业技术创新作为主攻方向,加快高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步伐。高新技术企业从不到50家发展到58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从15家发展到2008家。2021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8%。多年来,淮安矢志不移攻项目、培企业、优环境、促转型,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呈现出大局稳定、动能增强、预期改善的良好局面。
厚植“绿色田园”
夯实农业基本盘
2022年,淮安粮食总产量492.93万吨,连续7年实现增产;新建高标准农田59.1万亩,特色农机化水平居全省第一;(下转A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