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李 蓉
通 讯 员 纪茗翰
日前,全市人社工作会议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召开,明确今年全市人社工作将围绕“全国有影响、全省有位次、群众有口碑”三大目标,以“创新突破提升年”为统揽,聚焦服务中心大局、高质量就业、高水平保障、人才队伍壮大、和谐劳动关系、高效能服务六大重点板块创新突破。
2022年,全市人社系统在稳就业、惠民生、聚人才、促和谐等方面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稳定作出重要贡献。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淮安新实践的启程之年,处在“十四五”人社事业发展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
聚焦服务中心大局创新突破
一是保障“强起来”。实施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用工护航工程,建立集用工需求、市场招聘等于一体的用工监测机制,落实“服务保障企业用工15条”,发挥全市企业用工服务保障联席会议作用。二是服务“优起来”。落实101条服务清单,探索开展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沙龙活动,持续开展“百人千企”服务行动。三是招商“动起来”。延续实施“114+N”招商工作机制,强化与县区园区、驻外机构、服务企业的沟通联系。
聚焦高质量就业创新突破
一是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开展专项督导通报,足额预算安排就业专项资金。稳步扩大就业规模,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以上。二是保障重点群体就业。综合采取线上线下多元化形式组织各类招聘活动,聚焦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落实社保补贴等政策,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三是促进创业带动就业。选树就业创业工作典型人物、典型案例,加大对各类群体创业支持。四是推动技能培训提质。统筹开展企业职工技能提升行动、重点群体技能培训赋能行动,加大对企业转岗职工、农村转移劳动力、高校毕业生、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培训力度。
聚焦高水平保障创新突破
一是健全完善制度体系。严格执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统管各项规定,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经办工作,稳妥有序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新办法。推动构建多层次工伤保险体系,贯彻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各项制度规定,加强医疗专家培训。强化职工退休政策学习研究。二是精准高效扩面征缴。全面排查未参保企业、个体工商户、新业态从业人员情况,开展“点对点”送政策宣传活动,有针对性地组织专项扩面征缴活动。三是及时足额发放待遇。确保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调整到位。落实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以每年不低于8%的调整增幅提高全市最低标准。四是严密守护基金安全。着力打造“12322基金监督体系”,落实落细“四位一体”风险防控措施。
聚焦人才队伍壮大创新突破
一是精心组织品牌活动。持续扩大引才聚才特色品牌影响力,提升人才招引匹配度、精准度。二是热情服务各类人才。提升“人才之家”建设水平和服务效能,认真落实好人才住房安居保障、薪酬补贴、生活补贴、交通补贴、一次性就业补贴等各项政策。优化考试服务,确保各项人事考试平稳安全顺利举行。三是持续深化人才改革。实施基层专技人员“三定向”政策,支持高技能人才参加职称评审,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参加职业技能评价,稳步扩大乡土人才中级职称评定范围,继续开展急需紧缺人才职称评定工作。
聚焦和谐劳动关系创新突破
一是巩固拓展根治欠薪成效。严格执行工资专用账户、实名制管理、总包代发工资等制度,规范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二是加强劳动关系协商协调。积极倡导劳企双方开展集体协商,探索行业性、专项性集体协商机制。三是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强化平台经济用工指导服务,推进“数字仲裁庭”“智慧仲裁院”建设。制定劳务派遣单位信用等级评价规范和管理办法,开展劳务派遣专项治理行动。
聚焦高效能服务创新突破
一是全面推进便利化建设。加快形成以人社自主经办为主体、相关机构合作经办为补充的“一主多辅”网点化服务格局,提升人社服务“一窗通办”“一网通办”“省内通办”水平,持续拓宽“一件事”改革宽度和深度。二是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在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等领域推进实现同城待遇,全面提升12333智能服务水平。三是全面推进专业化建设。强化法治教育培训,全面提高执法人员法律素养。创新开展业务技能练兵比武活动,激发员工爱岗敬业、创先争优的工作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