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良天数比率改善幅度全省第一,成为全省唯一PM2.5浓度和优良天数比率“双达标、双改善”的设区市;57个地表水国省考断面全部达标;市区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较2021年提升7个百分点;创成全国绿色出行城市,公众生态环境满意率保持全省前列……2月1日,在全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会议上,市委副书记、市长史志军对2022年全市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2022年,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系统推进绿色转型和源头治理、扎实推动突出环境问题整改落实,着力放大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良性互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高位推动 以上率下聚合力
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摆在突出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压实责任,强化举措,持续保持攻坚态势。
组织推动更有力。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双主任”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以及绿色发展、生态保护与修复、污染防治、宣传教育4个专业工作委员会,并召开全体成员会议,高位推进中央和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问题整改、全域“无废城市”创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坚持以上率下、示范引领,先后47次召开会议、22次现场督查问题整改,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
体制机制更健全。建立污染防治攻坚月度点评机制,定期专题研究部署,及时研判形势,会办解决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落实。健全大气质量周通报、水环境质量月报等制度,定时定向传导压力,压紧压实治污责任,形成环环紧扣、步步深入的工作格局。实施建筑工程项目责任人挂钩机制,对全市574个工地逐个明确挂钩责任人,切实加强扬尘污染防治监管。完善联动督查督办机制,市污防攻坚办组织5个督查组开展常态化驻点暗访,推动各类问题早发现、快交办、真整改、改到位。
协调联动更高效。充分发挥市污防攻坚办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督办落实的作用,开通运行“美淮·治污攻坚”微信公众号,统筹线上线下各方力量抓攻坚;推动各县区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实行党政“一把手”包案处理、定期督办,有效推动问题解决、工作落实;市直相关部门既立足自身职能、各施其策,又统筹协调、联席会办,凝聚起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强大合力。
源头治理 优化升级挖潜力
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全面优化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不断厚植淮安的生态底色。
突出抓好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出台全市能耗指标统筹使用管理办法,推动重点领域严格能效约束。在工业、交通运输、公共建筑等领域推广电能替代新模式,推动燃煤锅炉、燃煤自备电厂进行清洁高效利用改造,6户公用燃煤电厂耗煤同比下降6.1%。积极推进光伏市场化并网项目,累计新增并网光伏发电25.1万千瓦,新增并网风电7.4万千瓦,风电、光伏发电分别占全市总装机容量的27%和18.4%。
突出抓好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千企技改”工程,促进产业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转型,指导企业实施30余个绿色化改造项目。苏盐井神公司自主研发出国际首创的“井下循环制纯碱”工艺,节能30%以上,被工信部确定为纯碱行业唯一鼓励推广的主要工艺技术。开展新一轮化工企业排查梳理,结合企业安全环保水平、运行质态等,精准实施差别化整治提升,完成5家化工生产企业关闭退出。
突出抓好自然生态保护修复。淮安区北泓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等6个项目入选“国家山水工程”,白马湖生态修复项目成为首批省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洪泽区岔河镇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试点”被评为“2021年度生态环境治理改革创新案例”。累计造林绿化面积2.67万亩,打造15个城市“绿色小客厅”和6个“乐享园林”,创成12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成绿美村庄51个,完成省生态园林城市创建考核验收。建成里运河文化长廊“四行”系统,古黄河生态休闲带慢行步道全线贯通,古淮河生态修复、里运河文化长廊慢行系统获评全省公众喜爱的高品质绿色空间实践项目。
突出抓好服务高质量发展环境要素支撑。出台《淮安市产业园区源头治理集成创新行动方案》,制定《淮安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数据库管理办法》,建立重大产业项目挂钩服务、台资企业“政企互通”等机制,进一步优化环评审批服务,强化环境要素保障;持续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着力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实施年度减排项目185个;积极开展排污权交易,完成排污权交易23笔、排污权抵押贷款1000万元。
精准管控 聚焦关键增效力
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全面突破,坚决守住“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刚性底线。
紧盯重点精准治气。坚持减碳和减排、臭氧与PM2.5“双控双减”,修订空气质量异常预警与应急管控方案,制定国控站点精细化管控要点,建立大气夜查、零点驻厂、高值预警处置等制度,对淮安区监测站等站点开展“48小时+12天”专项攻坚,实施“开展三源整治、留住蓝天白云”扬尘管控集中整治月等行动;大力推进低(无)VOCs含量原辅材料替代,制定重点排放大户友好减排方案,完成893项年度重点治气工程。
狠抓难点精准治水。组织实施生态碧水三年行动,系统谋划污水治理、生态活水等五大行动,统筹推进大运河淮安段污水治理“十百千万”等四大工程。针对汛期水质易滑坡、降水过程污染强度高的断面编制达标方案,组织开展排涝泵站和涵闸拦蓄污水整治专项行动,对沈三圩、洪金、赵公河等重点河流断面开展溯源排查整治,着力推进水环境敏感的国省考断面汇水秸秆离田,累计实施秸秆离田面积150万亩。
把握要点精准治土。推进土壤环境重点监管单位主体责任落实,组织评审74份调查报告,新增45家企业纳入重点监管名录。组织建设16个土壤酸化治理、耕地质量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建立34个省级绿色防控示范区,绿色防控示范区病虫害综合防控效果在90%以上,新建运营11个废旧农膜“五有”回收网点。组织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粪污资源化利用专项行动,推进盱眙县2个区域粪污处理中心、涟水县畜禽粪污处理中心等工程建设,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7.74%。
夯实基础 环境保护提能力
坚持对标对表,统筹资源力量,加快实施环境基础项目,不断夯实环境质量稳定向好的基层基础。
聚力夯实环境基础保障。对《淮安市“十四五”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进行修改完善,95个项目入选2022年度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清单,数量居全省第二;压茬式推动项目落地投产,年度应完工项目已完工数量和年度计划开工项目已开工数量均居全省前列。累计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5万吨/日,新建城市污水管29.35公里、改造17.71公里,完成12个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建设;新建乡镇污水管网64.2公里、改造5公里,完成47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新增生活垃圾处置能力500吨/日,新增餐厨废弃物(厨余垃圾)处置能力455吨/日。
聚力推进“无废城市”创建。印发实施全市“无废城市”创建实施方案和工作方案,建立目标、任务、项目、责任“四个清单”,确定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62个三级指标以及109项重点任务、37项重点工程项目,重点打造“无废航运”示范模式、今世缘循环发展模式、小龙虾生态产业模式、污泥精细化管理模式、“无废”盐化园区5大特色模式。目前,62个三级指标中,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等15个指标已达标;37个重点工程项目中,淮安工业园区危废处置中心等8个项目已建成投用,清江浦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等14个项目已开工建设。
聚力提升监测监控能力。全省首家完成省级以上园区限值限量监测监控体系建设。建成“十四五”臭氧与细颗粒物监测网络机场点、公路点自动监测站,3个VOCs自动监测站正式运行,整合全市空气自动站、VOCs组分监测站等104个自动监测站点,构建全市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环境空气监测数据板块,实行PM2.5与污染物关联性分析、臭氧生成潜势评估、特征物质比值分析、污染过程分析,快速、精准发现污染源。
问题导向 对症下药减压力
以更大的决心狠抓突出问题整改,持续压减问题存量、有力有效遏制增量,努力把环境痛点变为治理亮点。
加力推进整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的污水直排入河、河道水体返黑返臭、汛期水质下降明显等问题整改取得积极成效;交办的141件信访件,已办结120件、阶段性办结21件。省政府挂牌督办项目中,已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7284辆,完成率151.75%,超额完成省定任务;建成中心城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淮阴区新建污水收集支管及入户管网19.5公里,排查修复老管网11公里,进水COD浓度有较大提升;盱眙县完成05达标区建设,城南污水处理厂规范运行,第三污水处理厂尾水在线检测设备完成调试投入使用。
严格执法监管。加大突出环境问题曝光力度,累计制作并播出曝光节目28期,涉及问题56个;下达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决定1028件,罚款金额6377.1万元;对89个违规工地项目进行立案处理,处罚金275万元,继续推行建筑工地扬尘管控“红黑榜”考核机制,列入“红榜”项目101个、“黑榜”项目99个;建设“智慧渣土”管控平台,常态化开展渣土运输违规行为执法检查,累计办理渣土行政执法案件328件,罚款105.37万元。
强化平台督办。淮安市污染防治监管平台全年纳入线索35962条,办结率89.20%,近三年预警率持续下降。建立健全“数据筛查、线下督察、问题反馈、重点跟踪”工作模式,对重点任务填报开展线上线下督查检查,定期梳理、及时发现群众重复投诉、久拖不决的环境问题,对138个问题进行现场督察,下发通报36期、督办提醒函5份。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污染防治攻坚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淮安将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抓好污染防治攻坚,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加快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真正让绿色成为淮安高质量跨越发展的亮丽底色和核心竞争力。
■融媒体记者 刘 梦 韩雅惠
通 讯 员 王小莉/文
融媒体记者 赵启瑞 王 昊
通 讯 员 庞桂玲 杨洪雷 陈建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