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深入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大力推进全国绿色食品原材料基地和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全市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提高到68.4%,盱眙龙虾品牌价值连续7年蝉联全国水产类第一。
空间治理,深挖乡村振兴发展潜能。我市聚焦先导区、先导镇、先导村建设,启动实施农村公共空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全要素治理,镇区、园区、社区协同治理,以镇村范围内所有农地空间、村庄内外空间、道路空间、水体空间、镇区空间、园区空间、社区空间、农村集体资源资产“七空间一资源”为重点,开展系统全面整治。围绕“清、收、用”三个关键点,全面排查整治赖占侵占公共空间和集体资源资产行为,因地制宜、分门别类做好高效利用文章,通过开展“百日竞赛”活动,160个先导村清理收回集体土地6.96万亩。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新一轮农房改善、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等工作,让群众共享治理红利。河湖长制工作获国务院真抓实干激励,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和户厕改造工作在全省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城乡融合,坚守乡村振兴发展初心。构建“1个先导区+11个先导镇+160个先导村”“三级先导”体系,集成开展试点改革、制度设计和路径探索等,积极探索绿色发展、生态富民、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注重以廊道串联功能片区、重要节点,高质量编制完成先导区专项规划、“三级先导”区域内国土空间规划、镇村布局优化调整和“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等,以规划推动空间、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要素配套衔接、统筹整合。依法依规有序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探索闲置宅基地和住宅盘活利用试点,农村宅基地线上线下审批管理“马坝模式”全省推广,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监测评价连续6年位居全省前三。在全国首创“村集体经济收入保险”,投保802个村,实现省市县三级重点帮促村全覆盖。鼓励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创办新型经营实体,巩固拓展资源发包、物业租赁、资产经营等发展路径,创新探索融合经济、绿色经济、服务经济和“飞地”经济等发展模式,截至10月底实现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47.1万元,超30万元村比重达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