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森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体现了我们党在领导文化建设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和形成的方针原则,也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和价值追求。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现实的必然。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成为了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下,我们党带领和团结各族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使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而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思想多样以及利益多元的当今社会,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有助于我们直面回应和战胜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种种风险与挑战,把意识形态的“变量”转变为促进我国发展稳定的“增量”。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时鲜明指出,“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首先要“真懂”。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我们学习和研究决不能浅尝辄止,而是要下真功夫,刻苦钻研,才能掌握理论的精髓,才能融会贯通。其次要“真信”。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中,仅仅“真懂”还是不够的,还得“真信”。“真信”更具有根本性,只有“真信”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和影响力得到正确而有效的发挥。最后还要“真用”。“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指导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和发展。
正确处理一元指导思想和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关系
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指导思想一元化和多样社会思潮并存问题,不仅关系意识形态导向,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向,还关系社会主义改革前途和命运。当今人们的思想、观念、文化和道德日趋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求更加复杂和多样。在此背景下,如果否认多样化,则坚持一元指导思想就失去了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最终会变成无的放矢的空头口号;相反,如果否认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任由多种思潮发展,最终多种社会思潮并存的状态将演变成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斗争甚至是激烈的斗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思想阵地,继承和发展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既坚持吸收西方先进文化的精华,也注重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实现了文化领域的繁荣。所以,在我们国家,我们强调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原则,既不会像封建社会那样采取所谓的文化专制主义,当然也不会像资本主义那样采取所谓的自由方针,而是按照社会主义的原则,根据各种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针和政策,从而在意识形态领域实现一元主导、多样并存。
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并不意味着死守教条,而是要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样的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首先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其次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融通起来,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并开花结果,从而为实现党的二十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提供精神力量。
(作者为淮安市委党校法政教研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