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念好“快、新、细”三字诀

我市创新开展小微涉河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融媒体记者 李 蓉

通 讯 员 顾 锷 尹立群

本报讯 日前,淮安市小微涉河建设项目审批操作规范课题研究获省、市专家一致认可,认为这一课题在涉河建设项目管理领域未见先例,成果具有创新性。近年来,我市在小微涉河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方面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原创性、差异化的高效审批服务之路,小微涉河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取得创新性成果,多次在全省水利系统作优秀经验交流推荐。

突出“快”,审批至简,便民服务深入人心。淮安河网密布、水系纵横,境内有61条省骨干河道、6个省管湖泊、18个市管湖泊,因此,涉河项目特别是小微项目建设审批工作面广量大。2020年4月,我市印发《淮安市水利局小微涉河项目审批若干规定(试行)》,根据小微涉河项目建设周期短、需求迫切等特点,本着“高效、便民、快捷、安全”的原则,实现项目即报即审、限时办结。精简申报材料。制定申报清单模板,包括一张登记表、一份依据文件、一个涉河建设方案,缺少依据文件材料的采取“容缺审批+承诺制”办理模式。简省申报过程。建设单位通过专用邮箱申报,节约人力、财力、精力,真正实现网上批、不见面、办成事。简化审批流程。根据项目属地不同,安排市级河湖管理单位或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现场核查,约束审核、核批、监管、督查等方面流程和时限要求,从网上申报到审批完成一般不超过4个工作日。2年多来,已办结小微涉河项目150余件,约占全部涉河项目的60%,压缩审批时限近90%,大幅度减轻了企业时间成本和经济负担,受到基层和建设单位一致好评。

立足“新”,优化升级,监管联动压实责任。为更好地服务企业、方便群众,提升审批质效,通过市县两级联动,做好全过程引导、全方位服务、全流程管理。拟定三个维度。从涉河项目类型、投资规模、对堤防和水环境影响程度三个维度,定性、定量相结合,比对相关参数指标,先行判定是否符合小微涉河建设项目条件。试行两级联动。所有项目在市水利局初步审核后,下达任务交办单,通过“一事一议”将审批权限委托给承办单位。市级河湖管理单位承办的项目采取“一事一交办”、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承办的项目采取“一事一委托”、园区承办的项目采取“一事一授权”,严格落实各方职责权限。规范一项权力。审批过程中,要求市县两级相关人员将服务意识贯穿始终,参考规范程序和简易程序,自我约束项目审批自由裁量权;县(区)河湖管理单位要引导建设单位规范报批,对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不符合岸线管控要求、未批先建的项目坚决不予申报,重抓事中事后监管。

追求“细”,分门别类,综合研判技术参数。通过分析不同工况条件下各类工程设施对河势稳定、堤防安全、水环境保护及防洪抢险等影响程度,制定各类小微涉河项目的规模与技术标准,进一步规范操作规程。如针对跨河项目,主要研究与河道交叉角度等技术参数;针对穿河穿堤项目,主要研究穿越方式等技术参数;针对临河项目,主要研究项目布置位置等技术参数;针对临时工程,主要研究临时工程项目施工周期等技术参数。

2022-12-16 念好“快、新、细”三字诀 1 1 淮安日报 content_202704.html 1 3 我市创新开展小微涉河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