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蔡雨萌
通 讯 员 王大明 范乃聪
拆除私搭乱建、复垦平整土地、高效合理利用……今年以来,涟水县将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全力推进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走深走细走实,“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美好愿景逐步变成现实。
明思路 着力探寻治理方向
3月9日,全市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攻坚指挥部“一办四组”工作会议暨“三级先导”工程启动部署会指出,要坚决打赢“三农”工作创新突破攻坚战,必须重点抓好乡村公共空间治理等工作。
得知这一消息,高沟镇盐店村党总支书记丁青高兴奋不已。“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离不开在土地上做文章。如今,我们可以通过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向土地要效益,靠产业促增收。”丁青高介绍,为了让乡村公共空间治理“活”起来,盐店村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鼓励村民以土地、资金、劳动、技术等为纽带,以多种形式加入秸秆回收利用合作社,形成“干活有酬金、入股有分红、土地得租金”的多元化收入体系,既拓宽了群众就业渠道,又让闲置资源变废为宝,还有效解决了属地企业光大生物质能源公司秸秆收储量不足的现状,达到一举三得的良好效果。
今年以来,涟水县全力推进乡村公共空间治理行动,共排查“七空间一资源”问题4091处,涉及面积5783.2亩,目前问题整治率、土地收回率均达100%。“我们将坚持把公共空间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乡村从空间形态到内涵提升转变的具体路径,全力推进涟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涟水县委农办副主任潘刚说。
兴产业 全力推动强村惠民
乡村公共空间是农村的“家底子”,是村民集体所有的共同财富。如何高效治理乡村公共空间,推动强村惠民,涟水县用实际行动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这里原来是一块废地,现在既能看到五颜六色的花,还建起了新项目,完全是大变样。”高沟镇苗荡村村民张云英情不自禁地感叹,而她口中的废地便是如今苗荡农家乐项目所在地。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启动后,苗荡村在这块废地建设苗荡农家乐项目,一方面,衔接今世缘4A级工业旅游;另一方面,与周边扁担特色田园农家乐、盐店百果缘果蔬采摘形成联动。据悉,该项目占地100亩,规划建设七色花海摄影基地、儿童乐园、农家小院等,形成集休闲观光、采摘垂钓、游玩养心于一体的农旅融合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30万元,带动周边20名农户就业。
公共空间治理在让集体资源资产“变现”的同时,也为强村惠民打开一片新天地。今年以来,涟水县以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为抓手,打开治理思维,拓宽富民路径,将公共空间治理同产业提质结合起来,不断放大乡村公共空间治理的叠加效应,打造村民家门口的幸福家园。
强举措 大力优化秩序规范
近日,记者走进高沟镇墩南村,只见一处处螃蟹养殖基地碧波荡漾。“墩南村耕地面积6015亩,其中螃蟹养殖面积达4200亩,占据墩南特色产业的‘大半江山’。”墩南村村委会支委刘爱霞介绍。
尽管螃蟹养殖规模可观,但其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却一直悬而未决。今年以来,高沟镇以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为抓手,全面梳理各类承包租赁合同,对阴阳合同、低价合同、超期合同等开展集中整治,进一步优化乡村空间秩序规范。“我们村通过全面清理不规范发包合同,与蟹农签订每亩土地80元服务费的承包合同,仅此一项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32万元。”刘爱霞说,去年村集体收入是24.2万元,今年已经超过50万元。
在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中,涟水县这样被优化的案例数不胜数:同兴居委会将2处不规范发包的厂房重新发包,村集体每年增收20.8万元;大胡村收回集中区内长期被侵占土地,成功招引了投资1.2亿元的茂杨木业,每年可实现开票5000万元,村集体每年可获税收奖励4万元……“截至目前,通过乡村公共空间治理,高沟镇15个先导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54万元,村均收入为43.6万元。下一步,将以先导镇村建设为引领,书写好乡村振兴的高沟篇章。”高沟镇副镇长张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