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蔡雨萌
通 讯 员 王大明 孙湘宁
宽阔平整的马路上,一辆辆汽车飞驰而过;大闸蟹养殖基地内,千亩水面在阳光映照下波光粼粼;一幢幢别致的农房掩映在红花绿树中,围着竹篱笆的小花园装点着家家小院……
今年以来,洪泽区全力推进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富民产业发展壮大,一幅“产业兴、百姓富、生活美”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在洪泽湖畔徐徐铺展。
“小切口”做“大文章”
乡村振兴添活力
3月9日,全市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攻坚指挥部“一办四组”工作会议暨“三级先导”工程启动部署会召开。会议指出,要坚决打赢“三农”工作创新突破攻坚战,必须重点抓好乡村公共空间治理等工作。
号角吹响,洪泽区上下顺势而动,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谋划部署、靠前指挥,形成区级统筹调度、镇级主抓落实、部门协同配合的高位推动、上下联动工作体系。区挂钩领导分条线组建工作组,下沉至西顺河镇各村(社区),包村包片负责问题排查和资源回收及高效利用等工作。西顺河镇按照“1名镇领导+N名镇干部+N名村干部”模式,组建多支攻坚小分队深入村(社区)及园区,合力推进公共空间治理工作。
拆除私搭乱建、整合土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今年3月以来,洪泽区聚焦公共空间清理、集体土地收回和资源资产高效利用,全力推进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乡村公共空间治理是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的‘小切口’,我们通过‘打开公共空间、直通人民心间’的方式,切实解决长期困扰乡村治理的顽疾,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相统一的综合效益。”洪泽区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被动管”变“主动治”
群众致富增动力
“乡村公共空间治理,治理的变化除了眼睛能看到的地方,还有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因为真正的改变,其实是群众思想的变化。”站在西顺河镇街西居委会特色花卉苗木基地内,西顺河镇三级主任科员骆殿俊感叹道。
之前,街西居委会牡丹园北侧的闲置土地内杂草丛生、垃圾遍地,是一个典型的“脏乱差”地块。“为推进闲置土地高效利用,拓宽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我们以公共空间治理工作为抓手,盘活这块闲置土地,并开展生态修复,试点发展特色花卉苗木种植产业。”骆殿俊介绍,刚开始推进工作时,个别村民表示不理解,工作人员耐心解释,“如今,村民不仅领到土地流转金,还能在特色花卉苗木基地工作赚钱,并主动向我们流转近50亩的闲置土地。”
截至目前,该基地已完成区域种植108亩,预计集体收益15万元左右。
“臭水沟”成“小公园”
环境整治提效力
清澈透亮的河水缓缓流淌,三三两两的村民沿着河岸边的木栈道悠闲散步……漫步在西顺河镇于圩村,如同置身公园,“过去臭气熏天的小水沟如今变成了小公园,大大改善了老百姓的居住环境。”于圩村村民张健说。
今年以来,西顺河镇通过收回于圩村闲置荒地16亩,全力打造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大力培育餐饮、民宿产业,打造“乡村游”特色品牌。“通过乡村公共空间治理,我们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让村民们的生活更舒适宜居,还让许多村民通过乡村旅游获得收益。”于圩村党总支书记闻素兵表示,该村将进一步凸显村庄特色,通过产业空间组织、旅游配套提升、场景文化植入,整体提升特色田园乡村休闲品质,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全方位、多层次打造美丽乡村。
目前,洪泽区先导镇村公共空间治理已完成改造升级民居120户,建成公共厕所3座、体育公园2000平方米,修缮村级道路14公里,新改建农村桥梁1座。西顺河镇西高线主街道黑色化改造工程和西高线道路病害处置工程已完工。工业集中区弱电杆线入地5公里,新建生态停车位80个,铺设污水管网4600米、自来水管网50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