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清江浦区:解锁乡村公共空间“善治密码”

■融媒体记者 蔡雨萌 通讯员 王大明 孙湘宁

武墩街道闲置多年的宅基地变为高质量环保建材基地;和平镇29名老党员、老干部主动作为,担任公共空间治理专干,积极投身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眼下,清江浦区正纵深开展乡村公共空间治理,解锁乡村公共空间的“善治密码”,用乡村公共空间治理“金钥匙”开启乡村振兴“幸福门”。

创新为魂,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今年三月,草长莺飞,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可和平镇三闸村党总支书记史海波却无暇欣赏春光,因为一个个乡村公共空间治理的难题压在他心头。

“开展乡村公共空间治理,是强村富民的有力举措。可是,部分村民缺乏认识,侵占乡村公共空间时来已久,比如村里一户人家侵占鱼塘长达40年,治理工作推进难度大。”史海波说,为了推动土地资源回收公平、公正、公开,和平镇为每一个公共空间治理问题量身定制一张“出生证”、一本“户口本”和一张“身份证”。以问题清收表作为“出生证”,交代清理前因后果;以土地确权证作为“户口本”,确立空间产权归属;以资源告示牌为“身份证”,告知空间利用来龙去脉,有效保护回收后的集体资源,筑牢乡村振兴根基。

今年以来,清江浦区全力开展乡村公共空间侵占问题治理行动,累计排查“七空间一资源”侵占问题4941个,涉及集体土地面积5592.25亩。截至目前,整改各类清收问题4905个,清收率99.27%,收回土地5592.25亩,土地收回率100%;集体土地经营权办证5951.48亩,办证率100%。

项目为王,注入乡村振兴“不竭动能”

项目用地难,一直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2019年,我们着手招引2400万支PCB专用刀具项目,经过持续跟进,眼看项目就要落地,却遭遇‘项目等地’困境。”武墩街道普墩村党总支书记张玉芳说,那时的普墩村,经常出现新项目、好项目排队“等”土地,但低效企业赶不走、闲置土地“晒太阳”的困境,村集体经济发展陷入瓶颈。“如今,普墩村依托公共空间治理,清理回收低效资产资源,唤醒了‘沉睡’的资源,挖掘出闲置的‘宝藏’。2400万支PCB专用刀具项目正是通过清收工业集中区内的低效土地,成功招引落地。”

据悉,PCB专用刀具项目主要研发生产印刷线路板及封装行业生产辅助材料,以及酚醛盖板和磁力泵等产品,建成运营后可实现年产PCB、SMT等专用刀具2400万支,预计年销售额1.5亿元,利税800万元,带动周边就业280余人,将成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长点。

治理乡村公共空间、挖掘强村富民潜力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普墩村持续放大“公共空间治理+”辐射效应,充分发挥城乡结合区位优势,紧紧把握项目招引命脉,着力建设空间布局优、产业支撑强、治理水平高、融合程度深的幸福乡村。

利民为本,汇聚乡村振兴“蝶变力量”

“村里的变化实在太大了。现在,我每天早上到河边晨练,呼吸新鲜空气;晚上到新建的村民广场上锻炼身体,心情非常舒畅。”日前,武墩街道王庄村隋扬河自然村村民陈立林告诉记者,他还利用自家房屋办起了农家乐,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今年以来,武墩街道王庄村通过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开展公共空间治理工作。目前,隋扬河自然村生活污水主管网已铺设2200米,新建污水处理厂2座;厕所入户改造接入污水管网130户;拆除破旧房屋7座,组织村民清理河道和路边杂树约3000棵、房前屋后乱堆乱放杂物约400车;建设村民广场1座,清理整治河道2400米,规范整改通信“飞线”2000米。“乡村公共空间治理的‘扁担’,一头挑起宜居宜游的乡村景象,另一头挑起幸福舒适的群众生活。”武墩街道王庄村副主任吴张建说。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不断深入,清江浦区围绕回收后的乡村公共空间,导入人居环境提升、生态河道建设等项目,成功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美丽乡村。

2022-12-05 1 1 淮安日报 content_201526.html 1 3 清江浦区:解锁乡村公共空间“善治密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