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快全市殡葬改革工作步伐,加强殡葬管理,提升殡葬服务质量,11月19日下午,市永思园公墓管理处邀请市文明办等部门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市民代表举办“崇德尚俭 文明殡葬”座谈会,落实殡葬改革发展实效,推动殡葬工作高质量发展。
与会人员深入公墓实地察看,详细了解市永思园业务范围、办理流程、注意事项和安葬礼仪服务等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召开座谈会,就我市殡葬服务工作及群众关心的后事办理流程、墓地价格、文明祭祀、生态安葬、殡葬中心软硬件设施等情况进行深入探讨研究。
生态节地葬 倡导殡葬新风
生态节地葬是市永思园近年来一直追求的方向。
在市永思园生态节地葬墓区熊猫苑,工作人员介绍,熊猫苑虽然占地面积仅40平方米,却可容纳55个墓位。紧挨着熊猫苑的翠竹苑和生肖苑也是园内主打的生态节地葬墓区。这些小型生态墓由一整块石头精心雕琢而成,每块石头上分布着大小相同、数量不等的墓位,每个墓位相对独立。一个个现代、简约的小型艺术墓既满足了逝者保留骨灰、入土为安的愿望,又做到了绿色环保。
市永思园的花坛葬区域,青草、鲜花和绿树环绕,环境雅致脱俗。为方便家人祭扫,所有入葬者的姓名都被镌刻在纪念牌上。花坛葬是不保留骨灰的绿色节地葬,园区用可降解的骨灰盒装殓逝者骨灰,入土安葬,经过6个月的降解,骨灰与自然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据了解,自2012年开始,市永思园通过举办集体公祭活动和免费花坛集体安葬仪式,大力宣传文明祭祀理念,让社会各界了解树葬、草坪葬、壁葬等多种形式的生态殡葬,推动移风易俗,让绿色文明环保的殡葬理念深入人心。
市永思园公墓管理处主任程培坤介绍,为让更多市民认可并接受绿色生态殡葬,市永思园认真落实惠民殡葬政策,积极推进生态节地葬,对到园区选择树葬、立式墓等生态葬法的市民给予15%的购墓价格优惠,对选择不保留骨灰安葬的市民给予每例1500元的生态奖补。2021年,市永思园投入700余万元建设立式墓区,共有格位2200个,在减轻群众经济负担的同时,助推形成“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破除迷信”的绿色文明新风尚,为实现移风易俗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精细化服务 转变殡葬观念
行走在市永思园内,一步一景,园区犹如一座静谧的园林。寓意美好的雕塑小品为园区增添了一份情趣,园区太极莲花广场以太极八卦为中心,以莲花为图腾,五根“福禄寿柱”矗立其中,既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又体现了对生者的美好祝愿。一直以来,市永思园用精细化服务,向市民展示生态节地葬文化,倡导文明节俭殡葬新风。“从花坛葬、壁葬、草坪葬、树葬到个性化定制生态墓葬,市永思园布局优美、服务周到,让市民从内心深处接受生态节地葬。”参观中,市民代表蔡佩玉感慨道。
有别于一般的墓园,永思园有着独特的人文气息。清明时分,市永思园会举行公祭仪式,参加公祭的人员通过敬献鲜花、朗读诗文、发出倡议等方式缅怀革命先烈、追忆故人,在寄托哀思的同时,进一步推广生态殡葬理念。每逢祭祀节点,市永思园还会开展鲜花祭扫、公祭、代祭等活动,多形式满足群众祭奠逝者、感恩先人的愿望,同时开展“云祭扫”活动,引导群众以文明的形式祭奠亲人,自觉抵制迷信行为,践行绿色、低碳祭扫。
“参观过程中没有暮气沉沉的感觉,改变了我们对公墓的固有印象。”清江浦区人大常委会常委、长东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张建华在看到市永思园玫瑰园墓区种植的月季时不禁感慨,生态节地葬的墓碑形式和传统墓碑形式带给人的观感完全不同。“古语云: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墓园是大家寄托哀思、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地方。”张建华建议,市永思园应加大文明祭扫和生态殡葬的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殡葬改革,树立社会文明新风尚。
共话文明殡葬 推动移风易俗
墓地有四个功能,一是慎终追远,寻根之地;二是情感寄托之地;三是生命教育之地;四是家族关系的纽带。“市永思园有花坛葬、树葬、草坪葬等多种形式的生态节地葬,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市文明办副主任王建国表示,移风易俗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市永思园应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各界了解永思园的业务范畴,引导群众树立新型殡葬理念,倡导文明新风。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市永思园推出的生态节地葬节省了土地、满足了群众需求,有利于推动移风易俗、落实殡葬改革。“我们可以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借鉴到永思园的发展中。”清江浦区人大常委会人代联委主任卢军建议,市永思园可以在园区发展和惠民殡葬中寻找一个平衡点,进一步增加墓区的人文气息。
座谈会上,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韩文治表示,市民政部门将结合大家的意见,将绿色文明殡葬与弘扬优良家教家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积极推动丧葬礼俗改革,助力社会文明进步,同时要求市永思园进一步规范管理、加强服务,引导群众以文明的形式祭奠亲人,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融媒体记者 张金宇 通讯员 骆无穷/文
融媒体记者 赵启瑞/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