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淮安新闻

织密卫生健康网 让群众更有“医”靠

淮安区推进基层卫生健康工作

■通讯员 周 璐

本报讯 近年来,淮安区采取多项措施,稳步推进基层卫生健康工作,织密卫生健康网,筑牢健康安全线,为广大群众托起“病有所医”的安全感。

打造医共体,构建基层发展新格局。淮安区以医共体建设为抓手,出台实施方案,组建以淮安医院和楚州中医院为龙头的两大医共体。同时,优化调整基层医疗资源布局,重点打造建制镇卫生院,将非政府驻地卫生院转为分院,将原有的26家基层卫生院整合成13家卫生院和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以两大医共体为核心的“2+3+13”发展格局,实行“一个法人、一套班子、一本账册、一套考核体系”,实现医疗资源横向、纵向整合,使分散、薄弱的医疗资源集中起来,让优质医疗资源延伸到乡村。通过信息化为基层医院赋能,目前正在搭建区域影像信息系统,集成远程诊断、云胶片、远程会诊等服务,既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也使基层医疗机构获得大中型医院预留的检查资源,促进分级诊疗工作,方便群众就医。

强化人才建设,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淮安区积极开展卫生人才引进工作,通过专业技术人员招聘、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等方式,为基层卫生院输送新鲜“血液”。去年以来,招聘基层卫生人才132人,签约聘用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53人。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卫生人员工作积极性,淮安区积极完善基层卫生健康人才激励机制,落实职称晋升和倾斜政策,合理核定乡村基层医疗机构绩效工资,落实边远地区卫生服务人员的津补贴政策。同时,积极拓宽农村医疗机构人才培养渠道,多次组织基层医生前往市一院、淮安医院开展规范化培训。通过在岗医师转岗培训,全科医生定向培训,在岗医师学历层次提升等,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服务能力,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转变发展思路,擦亮基层服务品牌。淮安区加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优化各基层医疗单位病区布局,更新医疗设施,改善就医条件,全区2家卫生院配备核磁共振设备,11家卫生院配备了CT等大型检查设备,3家卫生院创成省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建成省社区医院7家。今年7家卫生院建设三级中医馆,4家建设四级中医馆,1家建设五级中医馆。走“专科兴院”道路,开展特色专科建设,施河卫生院重点加强消化内科建设,建设消化内镜中心;流均镇卫生院大力突出眼科建设,配备专用手术显微镜、非接触眼压计、眼A/B超影像工作站等设备,持续开展白内障手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抗青光眼手术等;河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上海六院合作,新增康复科室,上海的专家定期来院坐诊,满足周边群众对康复治疗的需求。

推进公共服务,惠及广大群众。淮安区持续做好基本公共服务工作,将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提高到93元,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乡镇常住人口健康档案748448份,建档率93.91%。加强慢病建档管理,辖区内糖尿病规范管理19698人,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64219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4592人。实施出生缺陷防治工程,积极落实孕产妇和儿童健康管理,实现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愿筛尽筛全覆盖;为2.85万名适龄妇女免费进行宫颈癌、乳腺癌筛查。为11万余名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开展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培训6237人次。

2022-11-23 织密卫生健康网 让群众更有“医”靠 1 1 淮安日报 content_200226.html 1 3 淮安区推进基层卫生健康工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