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民生

(上接A1版)

(上接A1版)

在何伟看来,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淮安与长三角合作的基础更扎实、优势更凸显,其中最明显的是交通优势。淮安距上海390多公里,坐大巴要5个多小时,“融入上海”颇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随着连淮扬镇、徐宿淮盐高铁通车,淮安成为上海“两小时都市圈”新晋成员。未来宁淮高铁通车后,淮安将成为多条高铁交会的重要交通枢纽,与上海的时空距离将进一步缩短。

区位条件与交通发展如影随形。“近代淮安衰落的直接因素在交通劣势,但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大运河文化带、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叠加实施,淮安被明确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淮河生态经济带引领城市和航空货运枢纽,被纳入苏北物流‘金三角’,标志着淮安的区位条件和战略优势正在失而复得。”何伟说。

除了交通区位条件的变化之外,何伟认为,淮安正聚焦打造“333”主导产业,这将为淮安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

融入要多方位多层面多领域

对接融入长三角中心区,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对此,何伟提出,应当做到多方位联系、多层面对接、多领域融入。

多方位联系,意味着要不断丰富交流合作的形式。上海是长三角龙头城市,强化与上海的联系自然成为“必修课”。何伟认为,淮安可加强与上海相关部门的联系,建立交流合作关系,多渠道获取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建立与上海园区管理机构的友好合作关系,定期选派干部赴上海接受工作培训、挂职锻炼,学习和引进先进的改革开放经验;与上海科创中心、高校院所建立科技协同创新关系,探索相关项目的协同攻关、研发;加强与上海食品、纺织、旅游等产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的联系,推动与上海相关产业龙头企业建立产业发展联盟,签订协同发展战略。

何伟还强调,淮安对接融入长三角中心区,不宜只“盯着”上海,应当着眼整个长三角,在三个层面上促进交流对接。第一,要注重与上海、南京的对接,与上海主要加强现代服务业的对接、融合,与南京主要加强科教资源和科技创新的对接,同时拓展淮安产品在上海、南京的市场。第二,在科技项目转移和产业分工等方面,加强与苏、锡、常等苏南城市的对接。最后,还要在大运河文化带、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等方面,与扬州、泰州、盐城加强对接。

在多领域融入方面,何伟认为,按照长三角城市群区域一体化覆盖范围影响要素的要求,淮安需要在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五个领域,充分利用资源禀赋,加强工作推进,推动与长三角区域的对接融合。

深度融入的现实路径

“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高速信息网为代表的‘三高技术’,进一步缩短了空间距离,已经成为区域发展一体化中最有影响力的因素。”何伟说,“三高技术”推动过去以上海为核心的“上海—苏锡常—沿江城市群”金字塔结构城市群,向扁平化结构的城市群转化,使得淮安更有利于融入长三角区域。对此,淮安应在人才、技术、产品流动方面做好充分准备,接受上海、南京、苏南的辐射,同时考虑规避可能出现的虹吸现象。

何伟建议,淮安应致力成为长三角重要的农产品供给地。淮安生态环境优良,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应继续发挥农业大市的比较优势,重点打造特优高效种植、特种健康养殖、特色生态休闲等,着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加强优势稻米基地、区域优势园艺基地、特色畜禽品牌基地建设,为长三角地区提供丰富的生态农产品。

在生态环境方面,何伟建议,以淮安为生态廊道,构建“长三角北部生态园”。他告诉记者,《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构建“长三角北部生态园”的总体设想,将“淮河—洪泽湖—入海水道”生态廊道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北部生态屏障。这意味着,淮安有条件成为提供长三角城市群北部生态环境保障的主导城市,推动长三角区域“生态扩容”,进而实现淮安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在文化融入方面,何伟建议,通过彰显淮安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大运河俱乐部”主要成员的身份和地位,借助大运河文化融入长三角;通过弘扬掼蛋文化,进一步提升淮安在长三角城市群“文化成员”的地位;通过与扬州共建淮扬文化高地,真正擦亮“千秋淮扬”品牌。

在旅游协作方面,何伟认为,淮安可通过优化旅游发展规划、加强旅游市场拓展、共建旅游连锁经营、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等方面,构建长三角旅游服务一体化体系。

2022-11-15 1 1 淮安日报 content_199211.html 1 3 (上接A1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