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社科人物、市委党校科研处处长张一洲,给人的印象就是气质儒雅、态度谦和。
“我大学学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标准的工科生,自己从未想过未来会成为社科战线上的一员。”日前,张一洲向记者介绍,2003年,他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便到市委党校工作,因工作关系与“社科”结缘,从此走上社科之路。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为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张一洲刻苦学习、认真钻研,先后考取南京理工大学信息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从事公共管理、公共政策方面的研究,并在工科背景与社科研究中寻找平衡点,由一名工科生逐渐转型为专业融合的“社科人”。
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对于社科工作者来说,不仅要博览群书、学习理论,还要深入基层开展调研,促进理论成果转化。”张一洲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炎炎夏日,他为完成《江苏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研究》课题,顶着烈日、流着汗水,走村入户完成数百份调查问卷。寒冬腊月,他深入相关县区与部门,完成《基于“苏康码+”的江苏疫情协同防控科技支撑路径研究》……张一洲将他的社科研究脚步印在淮安大地上。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张一洲的辛勤付出,换来丰硕成果——先后入选江苏省第五期、第六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委党校(行政学院)系统“三个一批”人才培养对象,主持并结项省部级课题5项,参与国家级课题多项,在各级期刊与报纸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获省部级一、二、三等奖4项及市厅级一、二、三等奖10余项。
“以前所学的工科专业,给我的社科研究带来不一样的视角,我在市委党校主体班开设的《大数据时代领导干部新思维》教学专题,就是计算机科学与社会科学相融合的结晶。”张一洲表示,他希望能发挥自身专业融合优势,当好“智囊团”、议出“金点子”,为淮安聚焦打造“绿色高地、枢纽新城”、全面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贡献力量。
■融媒体记者 蔡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