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接A1版

(上接A1版)惠企“码上贷”是淮安银保监分局开发的指尖上的金融超市,实现了企业通过扫码就可直通全市38家银行,自主挑选信贷产品即点即贷,已被省委省政府纳入淮安市自主改革事项清单。陈之常详细询问办税退税、企业融资、贷款办理时间、融资成本等情况,他说,“无厅办税”、惠企“码上贷”是财税金融服务企业的创新之举,也是重要抓手,要进一步创新政银企对接协作平台和机制,对不同类型企业制定个性化金融政策包,提升金融服务的广度、力度和精准度,让各类企业都能便捷快速融资。

“拿地即开工”改革充分利用项目立项到土地划拨、出让这一时段,指导项目建设主体落实开工前各项建设条件和管控要求,实现企业拿地前和拿地中即组织审查审核,拿地后即发证开工。截至目前,全市共通过“拿地即开工”方式落地项目121个,策划的“拿地即开工”项目总数居全省第二、占比居全省第一;项目审批事项压缩率27.9%,材料压缩率37.5%,审批提速60%。陈之常观看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数据管理系统平台演示,听取了“拿地即开工”改革成果汇报。他指出,要想企业之所想,辅导企业透彻理解申报条件,在指导企业形成完善的申报材料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探索多评合一、多测合一、联合验收等路径方法,实现工程建设项目“拿地即开工”常态化。

2021年,淮安12345热线拓展移动端办公服务,启动“e诉易办”平台建设,开设受理情况、营商环境、社情民意、绩效考核、事件分析、疑难工单、五级督办等10个模块,通过数据赋能及时了解企业群众诉求关注点,让社会治理从“大海捞针”变为“精准捕捉”。陈之常观看了12345热线大数据分析平台演示,他说,12345热线是推进社会治理、服务企业和人民群众的重要抓手,目前在办理机制和平台功能拓展等方面有了良好基础,下一步要更好适应通讯方式多元化趋势,让业务办理更快捷更有成效;要强化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建立完善企业群众反映问题快速响应、精准交办、高效落实、及时反馈等全链条高效工作机制,更好解决问题,赢得群众口碑,形成良性的正向循环,让群众和企业更有获得感。

调研期间,陈之常指出,要强化用户思维和大数据思维,坚持把企业和群众满意度评价作为第一标准,探索“一把手”跑流程、服务对象跑流程等做法,持续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全面优化营商环境。要总结提升改革经验,打造品牌、宣传品牌、营销品牌,扩大影响。要保持工作定力和韧劲,对群众认可、企业欢迎并取得实效的成功做法,持之以恒地深入推进下去。

今年以来,全市各地各部门进一步树牢“项目为王、环境是金”工作导向,聚焦“全国一流、全省领先”工作标准,有力贯彻落实《淮安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若干措施》,一体推进投资、市场、政务、法治、政策、人文六个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截至9月底,58条改革措施306项任务有288项达到预期目标。一批创新成果走向全省全国:市工商联、市法院共建沟通联系机制做法得到全国工商联、最高人民法院发文推广;市文广旅游局、市财政局率先出台支持旅行社参与政府采购服务文件,省文化和旅游厅专门发文向全省推广;市税务局精准监管试点取得突破,省税务局专门发文供全省借鉴;市市场监管局创新企业年报工作机制,受到省市场监管局发文表彰;市行政审批局创新实施开药店“一件事”,在全省作经验交流,为全省全国提供了“淮安样本”。一批改革举措落地落实:项目落地服务保障机制更加完善,全市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165.8亿元,超序时14.2个百分点,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15个,同比增加69个。减轻企业负担工作更加深入,对工业项目按照每平方米0.5元收取施工图审查费,实现全省最低。市场经营环境更加宽松,全市运用包容审慎理念办理涉企行政处罚8493件,为企业减负1.2亿元,其中“首违不罚”1906件,居全省前列。市场服务更加优质,2.1万户市场主体通过惠企“码上贷”等便捷方式,“不见面”获得普惠贷款151.3亿元。市场主体满意度持续提升,今年8月省工商联发布全省民营经济营商环境评价报告,有84.7%的企业认为淮安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92.7%的企业有信心继续在淮安投资,满意度总体水平由全省中游提升至第一梯队。

2022-11-05 1 1 淮安日报 content_198314.html 1 3 上接A1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