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专版

文字

凡人所在,必有纷争。仲裁者,止争韬略也。仲裁作为国际上一种解决民商事纠纷的通行方式,在现代经济社会国际化市场化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淮安仲裁委员会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主责主业,积极发挥仲裁职能优势,主动参与市域社会治理,在提升仲裁办案质效、对外推广仲裁制度、提升内部管理水平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进一步擦亮“淮安仲裁”品牌,为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淮安政治、经济、生态、精神文明和法治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融媒体记者 吴家婧 通讯员 王 峰

仲裁为民

服务大局更有力

仲裁为民是仲裁工作的根本,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是仲裁工作的一条主线。近年来,淮安仲裁委始终聚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主动肩负起淮安国际化市场化保障和化解纠纷、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重任,走出一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特色之路。

聚焦淮安重大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主动提供仲裁法律服务保障。在聚焦打造“绿色高地、枢纽新城”、全面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过程中,淮安仲裁委针对淮安对接长三角和国际化市场化发展战略,邀请上海等地一大批高级专家担任我市仲裁员,主动参与服务淮安企业国际化全球化发展战略;突出针对土地出让、房地产开发、工程承发包、物资贸易等方面纠纷问题,在全省创新成立台企工作对接办公室和民企服务工作站,积极引导该类案件采取仲裁方式予以解决,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促进项目建设顺利进行,早日达产达效。在服务台资高地建设方面,淮安仲裁委主动与市台办合作,在台商服务中心建立裁调对接办公室,及时处理涉台企业矛盾纠纷。针对我市国有企业法律风险加大的情况,及时提出加强我市国有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建议。在市领导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企业的努力下,我市国有企业通过完善体制机制提升风险防范能力,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着眼党委和政府的工作大局,积极维护社会稳定。淮安仲裁委主动与市信访局、“12345”市政府便民热线建立合作关系,引导民商事纠纷通过仲裁方式解决,积极主动参与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处置,一些缠访、群访、难以解决的案件通过优质便捷的仲裁服务得以化解,既依法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维护了社会稳定大局。

关注基层和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参与社会治理。淮安仲裁委把为民办实事作为仲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我市物业管理矛盾凸显、案件量剧增、业主意见大的情况,克服困难,多元化解纠纷,同时向市相关部门提出加强管理的建议。在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建设文明城市、帮促和服务重点企业等方面,淮安仲裁委均不折不扣完成任务,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

规范流程

办案质效再提升

仲裁之所以为越来越多的纠纷当事人所青睐,原因之一就在于高效便捷。淮安仲裁委充分发挥仲裁简便快捷、一裁终局、专家办案等独特优势,加强仲裁案件质效管理,为当事人提供高效满意的仲裁服务。数据显示,近年来,淮安仲裁委案件受理量逐年增加。其中,2021年共受理案件1027件,比2020年增长76%;争议标的额11.4亿元,增长9.6%,今年受案争议标的额已达22.8亿元,实现历史性突破。迄今已连续八年多没有仲裁案件被法院撤销或不予执行。在受理案件数、涉案标的额、调解和解率三项指标上,淮安均位于苏北各市前列。

简化立案程序。建立“容缺受理”机制,为当事人提供邮寄立案和上门立案服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微信立案和网络立案等服务。

规范办案流程。适时出台网络仲裁规则,为开展网络仲裁业务提供遵循;针对仲裁鉴定耗时较长、没有时间约束问题,创新出台仲裁案件鉴定操作流程,进一步缩短仲裁时间,节约当事人的时间成本;在全省率先创立仲裁研究院,主动加入长三角仲裁区域联盟,组建知识产权仲裁服务中心和旅游仲裁中心;对重大、复杂、疑难案件,组织召开专家咨询会,邀请各行业专家参加,形成倾向性意见供仲裁庭参考。淮安仲裁委在仲裁员指定上更加慎重和规范,并实施仲裁裁决书逐级审阅制度。

打响“智慧仲裁”品牌。为推进案件办理智慧化,2017年开发启用仲裁信息化系统,2020年12月启动系统升级改造,2021年5月全流程网络仲裁平台投入试运行,已完成网上开庭42件,为大幅缩短仲裁案件审理时间、提升仲裁信息化服务水平奠定基础。针对受疫情影响、案件有所积压的情况,分别于2020年6月、2021年10月开展案件审理突击月活动,集中消化积存案件,完成卷宗归档。

强化宣传

社会影响更广泛

酒香也怕巷子深,仲裁制度的独特优势要靠充分宣传才能让全社会尽知。为此,淮安仲裁委不断加大宣传力度,采取“点对点”推介、联合行业推广等措施,积极提高全社会对仲裁工作的认识,形成相信仲裁、支持仲裁的社会氛围,进一步提高仲裁的社会知晓率、首选率、认可度,让更多市场主体和群众享受到仲裁制度的红利。

加强仲裁媒体宣传。积极拓展宣传渠道和阵地,多角度地开展策划和宣传报道。通过在省、市电视台及《淮安日报》《淮海晚报》等主流媒体开设专版、专栏,拍摄仲裁宣传短视频,群发短信、微信、抖音,召开网络仲裁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围绕仲裁知识普及、典型案例剖析、重点工作推进、法律宣传服务等刊发新闻宣传报道或资讯,积极进行舆论引导。

突出重点领域推介。民营企业、国有平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知识产权等一直是仲裁服务的重点领域。淮安仲裁委秘书处班子坚持每月带队走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商会和重点企业,同时建立当事人回访制度和长效合作机制。通过走访律所、走进社区和大学课堂,宣传推广仲裁,将仲裁法律服务工作进一步延伸,提升淮安仲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增设窗口宣传仲裁。2021年,淮安仲裁委在市司法局、市中级人民法院门户网站增设仲裁链接窗口,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行政审批中心及法院立案庭发放仲裁宣传资料;今年还将仲裁宣传普及到各县区,建立仲裁分会,为群众了解和选择仲裁提供方便。

练好“内功”

体制机制更完善

规范完善的制度、业务精湛的专业化队伍,是推动仲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淮安仲裁委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制定和修订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切实提高机构规范化管理水平,同时狠抓队伍建设,修内功、比外功、强交流,不断提升仲裁服务能力,提高仲裁公信力。

加强体制机制创新。以制定和落实淮办发﹝2020﹞36号文件为契机,加强仲裁委治理机制改革。在仲裁委换届时,新增吸纳民营企业家、律师协会、国有企业等来源专家成为仲裁委委员,提升行业商会在社会治理方面的话语权,新聘高校、工商联及建筑业等行业管理精英、法律专家为仲裁员,进一步提升办案质量。同时,及时充实仲裁秘书队伍,实行目标考核制度,试行对书记员进行绩效考核。

加强制度体系建设。2020年,将新修订的三十二项制度汇编成册,着力解决内部管理中不作为、乱作为和不会为、不善为问题。加强对仲裁员办案情况的考核评价,以制度促规范、促公正、促效率、保廉洁,建立行为规范、服务到位、运行有序的工作秩序。

加强司法支持监督。2021年,为进一步完善人民法院对仲裁事业的支持和监督机制,淮安仲裁委提请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出台《关于建立诉讼与仲裁相衔接机制的意见》,在引导仲裁参与纠纷解决、建立相互沟通协调机制、完善司法监督配合机制和建立完善交流研讨机制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进一步织密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社会治理网络。今年,淮安仲裁委还与市检察院联合出台《关于加强仲裁与检察监督衔接工作实施办法》,以加强检察院对仲裁工作的支持、协作和监督。

加强仲裁队伍培训。注重仲裁员和仲裁秘书培训,为适应新形势、新情况,以及更好地宣贯民法典,每年举办一次高水平的业务培训,鼓励仲裁秘书通过司法考试。开设仲裁秘书讲坛,依托淮阴师范学院成立淮安仲裁研究院,加强仲裁课题研究。广泛开展合作交流,不断提高仲裁队伍的业务能力和仲裁水平。

加强行业作风建设。认真组织学习中央、省市有关党风廉政教育的要求,切实加强干部职工思想作风教育、权力观教育、廉政教育和仲裁员职业道德教育,筑牢预防腐败的思想防线。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签订年度党风廉政目标责任状,去年又相继出台仲裁工作人员“八不准”,签订严格执行“三个规定”公开承诺书,在仲裁员微信群开展枉法裁决案例警示教育。

长风过隘口,奋斗正当时。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指明了前进方向。淮安仲裁委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踔厉奋发、赓续前行、开拓创新、团结进取,以更加扎实的工作措施、更加严格的管理制度、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守护公平正义,回应群众期待,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保驾护航,以不辱使命的责任和忠诚肩负起历史的担当,一笔一画描绘好法治淮安的新蓝图。

2022-10-22 1 1 淮安日报 content_196971.html 1 3 文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