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专版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喜庆二十大 见证新发展 奋进新征程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全国排名第69位!“国考再进位、竞争力再提升”,喜讯传来,全院下上为之振奋、备受鼓舞。10月10日的“淮安发布”微信公众号以《全国排名第69位!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国考”成绩创新高》为题作专题报道后,市民纷纷留言,点赞市一院高质量发展。

现代化的城市呼唤一流的医疗服务。作为一所有着红色基因的医院,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始建于1945年,前身是新四军的战地医院,如今已发展为淮安地区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雄厚的三级甲等公立医院。

喜庆二十大,奋进新征程。赓续“铁军”血脉,淮安市一院昂起“龙头”扛起“大旗”,为建立一个立足淮安、辐射周边的长三角北部现代化医疗中心砥砺前行。

国考进位 百尺竿头再跨越

日前,2021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考核(简称国考)结果出炉。此次考核从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4个维度、共26个国家监测指标进行评价,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总得分826.8,排名第69位,较去年上升20名,全省排名第5位,考核等级为A+。CMI(病例组合指数,反映疑难疾病诊疗水平)为1.18,排名69位,四级手术人数全国排名73位,均进入全国百强。

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是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对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综合能力最权威、最官方的考核和评价,是检验公立医院改革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尺,对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加快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党委书记徐克平、院长杨晓钟等的领导下,严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要求,建立淮安市一院绩效考核管理机制,搭建院内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对标找差,从点到面细化落实。

今年7月7日,2020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显示,淮安市一院总得分780.9,考核等级为A+,全国排名第89位,江苏省第6位。

7月23日,淮安市委书记陈之常批示:“近年来,市一院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医院竞争力排名均取得了可喜成绩,谨向全院干部职工表示热烈祝贺和由衷敬意!‘医在淮安’是实现淮安高质量跨越发展的重要内容,望大家再接再厉,深化改革,注重学科建设,引进培养人才,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为提升市民健康福祉作出更大的贡献。”

7月15日,淮安市委副书记、市长史志军就淮安市一院在国考和全国医院竞争力排名中取得的优异成绩作出批示:“长期以来,市一院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医改要求,全力推进医院综合能力建设,在国考中再创佳绩,向市一院干部职工表示热烈祝贺和亲切慰问!‘医在淮安’市一院要作为扛旗示范单位。市各有关部门要全力支持市一院高质量发展。希望市一院进一步提高精细化管理和专科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医院服务品质,优化学科人才队伍,为健康淮安建设再立新功。”

淮安市一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徐克平,院长、博士生导师杨晓钟,在全院传达批示精神。全院广大职工纷纷表示:“一定不辜负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期望,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敬佑生命、救死扶伤!”

无独有偶,在艾力彼中国医院竞争力排行榜中,淮安市一院位列地级城市医院第36,6个专科进入全国30强;在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名中,淮安市一院有5个学科跻身全国百强,其中4个学科荣登2021年度及五年总榜“双百强”……近年来,淮安市一院捷报频传,屡获佳绩。

深度融合 党建业务“一盘棋”

“党建和医院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以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说起淮安市一院的制胜之道,徐克平的回答一语中的。

多年来,淮安市一院坚持“党建、业务融合发展”理念,将党建工作与医院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不断探索党建工作新路径,在加强医院基层党组织建设、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等方面大胆创新,把党的领导融入医院治理各环节、全过程,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作用。

深入推进“双培养”工程,是该院基层党建的一大特色。“所谓‘双培养’就是业务骨干和优秀党员‘双向培养’,把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科室负责人。”徐克平解释,这一举措有力地抓实了基层党建,巩固了基层战斗堡垒。

淮安市一院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坚持应建尽建和“把支部建在科室上”原则。“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求党员干部主动亮出身份,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科室成员向先进靠拢、向模范靠齐,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基层党建工作焕发新的活力。”徐克平说。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淮安市一院在医联体单位之间探索建立党建工作联盟,以党建引领带动医联体的工作,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医院要发展,人才是关键。淮安市一院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注重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培养发现选拔干部,加大年轻干部培养使用力度,真正把敢于担当、实绩突出、群众认可的优秀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坚持干部培养和医院发展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强化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增强学习本领、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增强科学发展本领、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增强驾驭风险本领,推动干部能力跟上时代步伐、适应发展需要。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健全完善多维度、可量化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促进干部担当作为,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医德医风建设不仅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满意度,也关系到医院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淮安市一院强化行风建设管理和监督责任,贯彻执行医务人员廉洁从医“九项准则”,深入整顿行业作风,推动行风持续好转,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建立健全医德医风工作机制,持之以恒加强职工思想道德教育,大力选树和褒扬先进典型,弘扬新时代卫生与健康职业精神,塑造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医风严谨的行业风范。始终坚持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群众就医满不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打造为民务实、躬身力行的优良作风,健全完善医患沟通机制,做细做实医师院后回访制度,持续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在从严治党、正风肃纪方面,淮安市一院动真格。该院提出,要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持标本兼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严明纪律规矩,强化监督执纪,坚持有案必查,及时查处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和患者利益的违纪违法行为,整治医疗乱象,增强行业自律,弘扬清风正气,形成“不敢腐”的氛围。压紧压实两个责任,党委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纪检监察部门切实发挥监督作用,精准运用“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发挥政治巡察“利剑”作用,扎实推进巡察问题整改,提升巡察工作实效,扎牢“不能腐”的制度笼子。

勇毅前行 疫情防控显担当

“我申请到最危险的地方去!”“我是党员,守护群众健康义不容辞。”“我要为抗疫尽一份力!”……近几年,新冠肺炎疫情一直牵动着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白衣战士的心。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员冲在一线。”徐克平说,“作为一所具有红色基因的公立医院,每每接到支援任务,我院党员干部总是冲锋在前,联名请战,用实际行动践行‘我是党员我先上’的誓言!”

2020年初,淮安市一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惠亮亮曾在武汉隔离病房支援,是患者口中“24小时在线的惠医生”。为了能及时准确了解患者情况,惠亮亮与患者成为微信好友,随时提供网络远程问诊,无论是深夜11点,还是凌晨3点,他总能第一时间看到患者发来的咨询信息并及时处理。惠亮亮说,作为党员和工作多年的“重症人”,他责无旁贷。

2022年3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林宁带领402名队员赴外地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以“零感染”的突出表现、“领跑者”的骄人工作量完美收官,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医务人员的勇毅坚韧与奉献情怀,诠释了新时代医者的责任与担当。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淮安市一院先后召开疫情防控专题会议16次,研究讨论人员调集、物资调配、防控方案等重点问题。院领导带队开展专项督查38场,深入重要防控点位280余次,查处问题责任人13名,督查整改问题45条。为应对激增的核酸筛查需求,淮安市一院党员担当在前,采取连班方式,进行十小时采样,日最高采样量达3800份;中心实验室党支部以单日最高近万次的检测量全力保障峰时检测需求。

7月中旬,我省多地发生疫情,院党委迅速响应组建援助医疗队,全院近900名医疗业务骨干主动请战,7批次51名医护人员星夜驰援中高风险地区,完成核酸筛查35万人次,护理密接血透患者304例次,主持查房200余人次,诊治患者近50例,参与感控管理46天次,为全省疫情“清零”作出淮安一院人的贡献。

勇攀高峰 学科建设创一流

淮安市一院是苏北地区享有盛誉的区域中心医院,其医疗服务覆盖淮安、连云港、盐城、扬州、宿迁等多个城市,医院的患者中约有三成来自外地。

“医院的品牌,说到底靠的是医疗技术,靠的是学科建设。”徐克平说,近年来,淮安市一院医疗能力长足进步,多个学科进入全国百强,为淮安及周边群众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为加强学科建设,该院深入实施人才“引培工程”。在招引人才方面,秉持“你有能耐,我给舞台”的用人理念,着力通过引进一个人,带动一个学科的发展。其中,2016年,李超鹏博士作为眼科学科带头人引进到该院,在眼科挑起“大梁”。按照李超鹏的规划,该院全面改进眼科诊疗环境,开辟具有独立空间的视光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眼科水平在短短3年内便实现了“三级跳”,晋升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在培养人才方面,淮安市一院输送了一批骨干医生去国外深造。前不久,“中国普通外科青年学者攀登计划”走进淮安市一院,在该院胃肠外科主任陶国全教授和肝胆胰外科主任祁付珍教授的主持下,与会专家进行胃肠外科和肝胆胰外科疑难病例讨论、手术视频观摩及点评、学术讲座等活动。“这两位医生都有过出国深造的学习经历,现已在全国学术交流会上崭露头角。”徐克平说。

除了“引培工程”,淮安市一院围绕疑难危重症患者救治,组建20个多学科协作诊疗团队;以五大中心平台为依托,积极打造“重症中心”“肿瘤中心”“健康中心”三大中心品牌;共享国内一流名院名医资源,成立18个名医工作室,多角度创新学科发展机制,力争在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上取得突破。

作为目前全省唯一“跨省医联体”试点医院,淮安市一院42个专科先后加入国内一流医疗机构组建的专科联盟和国家级研究平台,实现与国内顶尖医疗技术和专家资源深入对接,迈入专科发展“快车道”。充分发挥区域优质医疗资源优势,对下联动45家医疗集团成员单位,帮扶创成二级综合医院1个、市级重点专科及建设单位8个、中心品牌3个,持续提升集团同质化管理水平,让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成果辐射周边区域、惠及更多百姓。

情暖患者 服务百姓解难题

今年3月,一场特殊的捐款仪式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举行,院领导班子成员及各科室主任纷纷慷慨解囊。原来,前不久,一位盲人奶奶突发脑梗,来医院就诊,但因家庭经济困难,医疗费成了难题。得知情况后,医院实施先救治再捐款的方案,保障老人身体康复。

淮安市一院是一家有温度、有情怀的医院,近年来涌现出许多暖心人、暖心事。今年,该院两人入选第六届江苏省“百名医德之星”。风清气正、高效廉洁的医疗服务环境,让该院收获了人民群众的信赖和点赞。目前,该院患者总体满意度达98%。

为提升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满意度,淮安市一院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医疗服务智慧化水平,上线门诊“智慧医疗”服务系统,累计投入1500万元,患者通过手机端、自助机即可享受“挂、缴、查”全流程服务,检查项目的预约像买电影票一样简单明了,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腿”。截至目前,已有53.9万人次通过医院微信公众号完成预约挂号及门诊缴费,82.6万人次通过自助机体验全流程门诊服务,101.5万人次借助全景预约系统完成线上自助检查预约,门诊患者预约诊疗率提升至60%,就医效率不断提高,数次实现单日门诊服务量突破7000人次大关。

围绕改善群众就医体验,该院还建设“一站式”入院服务中心,着力解决患者术前等待时间长、入院准备事项繁琐等问题,项目总投资40万元,实现入院流程、床位预约信息化,预期全院平均住院日下降至8天。

在打造老年友善医院方面,淮安市一院也主动作为,持续推进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围绕老年友善文化、管理、服务、环境4个维度,开展“敬老爱老”主题活动百余场,创新打造“安安助老驿站”,服务群众3万余人次,制定实施服务规范24条,完成适老化工程改造34项,获“江苏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优秀单位”称号。

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淮安市一院党委稳步推进项目开展,组织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点项目推进会,常态追踪项目进度22次,及时掌握项目办结情况,全力疏通项目建设堵点难点,确保项目能落地、能办成。激励督促党员干部主动担当作为,当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推动者和落实者。将实施方案与重点任务列入职能部门目标管理全程追溯系统(MBO),明确具体项目、方法步骤和推进举措,并将任务完成情况纳入职能部门年终考核,确保项目出成效、出成果。

喜庆二十大,见证新发展!9月29日,江苏省省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淮安急救中心项目在市一院举行开工仪式。该项目的开工建设,是淮安市一院又一项关乎民生、服务民众的重点项目,也是医院发展的历史性时刻。徐克平说,今年以来,院党委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年度政治任务来抓,经受住了疫情防控阻击战这场大考,缓解了百姓看病就医的难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今年,淮安市一院将充分发挥区域医疗龙头带动作用,在引领区域医疗高质量发展上勇担当、作表率,担负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水平医疗服务需求的职责使命。

■通讯员 王树文 王玉玲

2022-10-19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1 1 淮安日报 content_196763.html 1 3 喜庆二十大 见证新发展 奋进新征程 /enpproperty-->